闻砧短述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宁静与凄美,通过凉风、秋月、砧杵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凉风袅袅天宇清”,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凉风轻拂,天空澄净,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寒蝉无声促织鸣”一句,以寒蝉的沉默反衬出促织的活跃,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生机。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邻家妇女在月光下捣衣的情景,捣衣声与秋月的明亮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劳动的辛劳,也暗示了思乡之情。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则将视角转向闺房,月光下的白练如同初雪般洁白,不仅描绘了衣物的质地,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纯净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两句,通过听到捣衣声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由静转动,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两句,老者因得到皇帝赐衣而起思乡之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皇恩的感激。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则以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和平时代的庆幸,同时也暗含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季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虞都御史

今之副都古中丞,才华超逸众所称。

清如金壶贮寒露,皎如玉树含春冰。

昔年钱塘作太守,千里湖山歌杜母。

一琴一鹤镇相随,藉藉声名在人口。

万里秋空一鹗抟,昂昂风来动朝端。

胸中文史三冬足,座上冰霜六月寒。

朅来诗篇烂盈轴,错落明珠间清玉。

方期丹凤鸣朝阳,岂比白驹在空谷。

嗟余才薄竟蹉跎,每爱新诗佳句多。

几度相思不相见,其如屋梁残月何。

形式: 古风

三友图为杨学士题

苍山岁寒冰雪深,草木摇落惟枯林。

黄鹂无声幽谷冻,谁歌伐木求知音。

青牛老翁罗浮仙,此君心同铁石坚。

千岩万壑岚烟灭,直向山中傲冰雪。

夜半篝灯寻茯苓,还将锦瑟邀湘灵。

天寒翠袖酒力重,参横月落风泠泠。

觉来陡觉西湖晓,暗香春动苔枝袅。

青鸾飞下五龙吟,孤山千尺茆斋小。

自起开笼放鹤来,水光山色静依依。

高楼萧瑟华阳远,短棹平安剡曲归。

平生不解趋炎热,劲节芳心共高洁。

图画流传学士家,华堂一见真奇绝。

形式: 古风

题画龙

神龙三十有六鳞,变化莫测时为人。

歘然腾身入霄汉,黑云涌墨波翻银。

阿香推车震天鼓,不辞辛勤作霖雨,田野芃芃长禾黍。

天下丰穰庆有秋,白叟黄童尽歌舞。

功成敛迹还故山,万壑千岩烟雾寒。

云去云来自舒卷,从人写入画图看。

形式: 古风

抗云楼

会稽之山郁嵯峨,若耶之水清阳波。

王家高楼入霄汉,绿水青山佳致多。

看山长傍雕阑立,衣袂不知空翠湿。

八窗潇洒绝红尘,卷帘直放流云入。

四时云雾宿檐楹,玉宇寥寥灏气清。

手援北斗天枢近,歌动银河织女惊。

海波翻霞初日晓,空明迥接扶桑表。

青鸟西飞呼不来,瑶池坐见蟠桃小。

越王台空啼鹧鸪,范蠡扁舟隔五湖。

东山人去风流远,秦望雨来烟树孤。

德佑平章遗旧业,子孙流传今七叶。

乔木阴阴世泽深,文献足征光煜耀。

朅来从仕寓京师,谒我求赋新楼诗。

杜陵右臂偏枯久,展卷长吟两鬓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