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云楼

会稽之山郁嵯峨,若耶之水清阳波。

王家高楼入霄汉,绿水青山佳致多。

看山长傍雕阑立,衣袂不知空翠湿。

八窗潇洒绝红尘,卷帘直放流云入。

四时云雾宿檐楹,玉宇寥寥灏气清。

手援北斗天枢近,歌动银河织女惊。

海波翻霞初日晓,空明迥接扶桑表。

青鸟西飞呼不来,瑶池坐见蟠桃小。

越王台空啼鹧鸪,范蠡扁舟隔五湖。

东山人去风流远,秦望雨来烟树孤。

德佑平章遗旧业,子孙流传今七叶。

乔木阴阴世泽深,文献足征光煜耀。

朅来从仕寓京师,谒我求赋新楼诗。

杜陵右臂偏枯久,展卷长吟两鬓丝。

形式: 古风

鉴赏

《抗云楼》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抗云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清幽雅致。开篇“会稽之山郁嵯峨,若耶之水清阳波”,以山与水的对比,展现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壮丽画卷。接着,“王家高楼入霄汉,绿水青山佳致多”两句,将抗云楼置于山水之间,凸显其高耸入云的气势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看山长傍雕阑立,衣袂不知空翠湿”,诗人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了人在楼中观山时的惬意感受,衣袖沾染了山间清新的翠色。接下来,“八窗潇洒绝红尘,卷帘直放流云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抗云楼远离尘嚣的独特魅力,仿佛能将天上的流云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四时云雾宿檐楹,玉宇寥寥灏气清”,描绘了四季更迭中,云雾缭绕于楼檐,营造出一片清冷而宁静的空间。最后,“手援北斗天枢近,歌动银河织女惊”,以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站在抗云楼上,仿佛能与宇宙星辰相接,甚至能触动天上的织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抗云楼及其周围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一)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形式: 古风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二)

渔家几世住林塘,朝朝暮暮见鸳鸯。

芦花雪暗门前路,枫叶红垂屋角霜。

萧萧林籁吹清樾,隐隐青山树如发。

烟开一棹度中流,持竿独钓秋江月。

形式: 古风

题胡庭辉画

两舟系榜依林樾,隔岸好山青一抹。

时时举网得新鱼,衣食无忧生计活。

朝朝卖鱼收百钱,烹鲜沽酒醉即眠。

兰苕无烟风日美,绿水荡漾摇青天。

篷上叉鱼篷底叫,举室谈谐杂欢笑。

想当开元全盛日,渔家岂识租庸调。

百花烂熳曲江头,楼船箫鼓任遨游。

渔舟此地诚寂寞,何不移去生处乐。

形式: 古风

江上载书图

两崖壁立悬空翠,瀑布千寻落天际。

萧萧碧树已惊秋,矫矫长松不知岁。

素练横江清接天,落霞流绮漾晴川。

蘼芜杜若无人采,乘雁双凫亦可怜。

有书不藏庐山麓,有书不载张华毂。

都将万卷付扁舟,一如李愿归盘谷。

西风日夜吹瑶草,流光冉冉催人老。

自少读书今白头,抱疾守株空潦倒。

看图不觉心苦辛,萧散深惭画里人。

圣恩若许归茆屋,有书还教儿孙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