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乔世材推官

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

乱蝉号晚日,凉叶下高枝。

仰羡知归鸟,先书寄远诗。

只应今夜月,偏解照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里人迹罕至,只有在官署人员下班后才会有人来。
傍晚时分,纷乱的蝉鸣伴随着落日,高枝上的凉爽叶片随风飘落。
我抬头仰望,羡慕那些知道归途的飞鸟,它们先于我写下了远方的思念之诗。
我想,今晚的月亮应该特别理解这相思之情,会特别明亮地照耀着我。

注释

地僻:偏远的地方。
人来少:人迹罕至。
公庭:官署。
吏散:官员下班。
乱蝉:纷乱的蝉鸣。
晚日:傍晚的太阳。
凉叶:凉爽的树叶。
高枝:高高的树枝。
知归鸟:懂得归途的鸟儿。
远诗:远方的诗信。
今夜月:今晚的月亮。
偏解照:特别理解并照亮。
相思:深深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念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开篇两句“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勾勒出一个偏远地区在傍晚时分的静谧画面,其中“地僻”指的是地方偏僻,“人来少”则强调了这种偏僻带来的孤独感,而“公庭吏散时”则是对官府衙门日暮后官吏稀疏的描绘,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接下来的两句“乱蝉号晚日,凉叶下高枝”继续渲染了这种寂静。秋天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乱蝉号晚日”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而“凉叶下高枝”则是对秋风中落叶景致的描绘,通过这两句诗人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仰羡知归鸟,先书寄远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巢之鸟的羡慕和对亲友的思念。诗人通过仰望归巢的鸟儿来表达自己想要返回故乡或者向亲友传递信息的情感,而“先书寄远诗”则是诗人采取的行动,通过书写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最后两句“只应今夜月,偏解照相思”更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今夜月”成为连接远方亲友心灵的纽带,而“偏解照相思”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明月能够理解并映照出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营造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氛围。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张法掾翼求侍养归

少轻纨绮袭箕裘,力学从容与我谋。

择友卜商能胜赐,舞风曾点自殊由。

去乘汴水春舟疾,行过龟山楚客留。

千里有声如寄我,须寻临潏旧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李公寅留别

归风何急动征车,几夕相逢意有馀。

绿暗河桥冰泮后,云藏山径雪晴初。

登门曾上千重峻,游刃将惊万窾虚。

他日再来宁可约,北鸿时付一行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汾守郑大夫

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

招客远郊常置驿,论文古训旧笺诗。

汉庭行曳尚书履,泾谷曾刊隐士碑。

今日湖亭共游汎,追怀子美昔同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晋倅徐发承议

默默穷年逐众行,杯坳浮芥竟何成。

交游似梦逢还去,世事如尘扫更生。

未访故溪舟一叶,空嗟短发雪千茎。

病衰易感伤摇落,一夜西风枕上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