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雁门作

千山青比妆眉浅。却奈眉峰远。玉人元自不禁秋。

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分携不见凭阑际。

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回纹。

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中的作品,名为《虞美人·雁门》。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展现了作者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无奈。

"千山青比妆眉浅" 这一句通过将自然景物(千山)与女子的容颜相比较,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美感。这里的“青”字暗示了一种淡漠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距离或情感上的疏远。

"却奈眉峰远" 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奈和渴望。眉峰即女子的眉毛,这里用来象征所思之人,"远"字则强化了这种无法触及的情感距离。

"玉人元自不禁秋" 中的“玉人”是对女子的美好称呼,“不禁秋”则表达了女子在秋天不能抑制自己的哀愁。秋天常被用来形容离别和凄凉,作者通过这种时节的选择,增添了词作的情感厚度。

"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 这两句里,“更算”意味着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烦恼。而“月当楼”则是一种常见的意象,用来描绘夜晚思念之情,月光洒在高楼上,更增添了一份孤独和遥远。

"分携不见凭阑际" 这句话表现了离别双方都无法相见,只能依靠栏杆发呆的无奈。"凭阑"是一个典型的描写人物情感状态的词汇,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边缘处停留,凝望远方的情景。

"只料无红泪" 这里的“料”字意味着推测或估计,而“无红泪”则是指没有眼泪。这两句表达了对所思之人哀愁深重,但却因过度的悲痛而无法流泪的情感。

"万千应在锦回纹" 这句话里的“万千”暗示了一种繁多和无尽,而“锦回纹”则是指精美的织物上的图案。这里可能是在比喻所思之人的音容笑貌,如同锦缎中的美丽图样,深深地印在心中。

"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最后两句通过“嘱付”和“问行云”两个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托付与询问。这里的“断鸿”指的是孤独飞翔的大雁,而“行云”则是飘逸不定的云彩。这两者都是古代常用的离别象征,通过它们来传递情感和信息,是一种美丽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感表达。

整首词作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精湛的笔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

文昌郎自文无比。风露行千里。试寻天上使星看。

却见锦衣白昼、过乡关。边城落照孤鸿外。

联璧人相对。应吟红叶送清秋。

向我旧题诗处、更重游。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徵招调中腔/徵招.天宁节

红云茜雾笼金阙。圣运叶、星虹佳节。

紫禁晓风馥天香,奏九韶、帝心悦。

瑶阶万岁蟠桃结。睿算永、壶天风月。

日观几时六龙来,金缕玉牒告功业。

形式: 词牌: 徵招调中腔

蝶恋花(其三)

千古铜台今莫问。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

烟柳有情开不尽。东风约定年年信。

天与麟符行乐分。带缓球纹,雅宴催云鬓。

翠雾萦纡销篆印。筝声恰度秋鸿阵。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

未帖宜春双彩胜。手点酥山,玉箸人争莹。

节过日长心自准。迟留碧瓦看红影。

楼外尖风吹鬓冷。一望平林,花相映。

落粉筛云晴未定。朝酲只凭阑干醒。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