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和沈石田落花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落花图景,通过"万紫千红莫谩夸"起句,表达了对繁华落尽的感慨,暗示了世间万物终将逝去的无常。接下来的两句"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借古人事例,寓意红颜薄命,美人易老,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进一步渲染了孤寂落寞的氛围,春天的庭院空荡无人,夕阳西下更显凄凉。最后一联"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则转向宁静的乡村景象,以流水、小桥、村落和蛙鸣构成一幅田园画卷,然而"不见啼莺"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落花为引,寓言人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怀旧之情。
不详
一字子畏,、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垂虹不是坝陵桥,送客能来路亦遥。
西望太湖山阁月,东连沦海地通潮。
酒波汨汨翻荷叶,别思茫茫在柳条。
更欲传杯迟判袂,月明倚柱唤吹箫。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