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七夕有怀蔼卿客中

七月。初七。病恹恹。楼上茶瓜上筵。

别离似今头一年。天天。难将针线拈。

蓦记当初楼上坐。人两个。上了羊灯火。一更多。

傍银河。问它。鹊儿曾见么。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河传·七夕有怀蔼卿客中》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七夕佳节的相思之情。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七月。初七。”点明时间背景,即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紧接着“病恹恹”三字,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因思念而身体不适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楼上茶瓜上筵。别离似今头一年。”这两句通过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空间。主人公独自在楼上,茶瓜(一种节日食品)与筵席的摆设,却无法冲淡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将别离的感受夸张为仿佛已经度过了整整一年,强调了思念之深。

“天天。难将针线拈。”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日常生活的琐事,如针线活,本应是轻松愉快的活动,但在思念的笼罩下,变得难以进行,凸显了情感的沉重。

“蓦记当初楼上坐。人两个。上了羊灯火。”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同一地点共度时光的美好情景,特别是那晚燃放的羊灯,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强化了对友人的怀念。

“一更多。傍银河。”时间的流逝,银河的静谧,都成为了思念的见证,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思念的永恒。

“问它。鹊儿曾见么。”最后,主人公向传说中的喜鹊发问,是否曾经见过他们相聚的情景,以神话寄托了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思念氛围,展现了七夕佳节背景下的人间离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63)

关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仿独木桥体

爱湖西。住湖西。几点斜阳杨柳西。晚风吹过西。

怕东西。又东西。湖上残霞看已西。行人还要西。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亭怨慢

正楼上、乱山无数。点点垂杨,晚霞红处。

一片孤帆,夕阳潮落晚鸦聚。

一程程路,休去问、旗亭树。

树肯管行人,不绿到、天涯住。凝伫。

望荒城十里,惟有乱云堆絮。

元宵过也,怕还有、打灯风雨。

得知它、归也不归,万一有、晚潮回去。

且关了纱窗,今夜梦儿重做。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清平乐

燕帘风絮。几叠江南树。才起东风天又雨。

冷了一春词句。镜奁消瘦朱颜。鸾笺湘管都闲。

只有未归残梦,画屏绕遍春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菩萨蛮.喜蔼卿自毗陵归

小楼昨夜东风骤。一春花事阑珊够。斜月绿窗低。

梦回闻马嘶。梨花明似雪。含笑开门说。

昨夜结灯花。今朝真到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