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茅山与道士梁尊师相会的情景。开篇"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两句,通过对比云间居所(云屋)的飘渺和青山白昼的悠长,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两句,则是对诗人与梁尊师共同的隐居生活进行描绘。种花、扫雪,表明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之心;看箓(箓,古时用竹制成的容器,用于存放香料)焚香,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繁忙无常和梦中追寻真我的矛盾心理。"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则是表达了在得知梁尊师的仙籍(可能指道教的修炼记录)之后,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永恒生命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神仙的生活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台殿冠嵯峨,春来日日过。
水分诸院少,云近上方多。
众籁凝丝竹,繁英耀绮罗。
酒酣诗自逸,乘月棹寒波。
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
一尊酒尽青山莫,万里书回碧树秋。
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
嵩阳亲友如相问,潘岳闲居欲白头。
欲学渔翁钓艇新,濯缨犹惜九衢尘。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一山桃杏同时发,谁似东风不厌贫。
欲寄家书少客过,闭门心远洞庭波。
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
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
贫居不问应知处,溪上闲船系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