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舟过塘栖普宁寺访豁堂上人

古殿檐铃夜语闻,当筵花雨自纷纷。

叶稀桑坞蚕登箔,箨满筠溪笋拂云。

退院只应拈柏子,薄游初拟访桐君。

津头欲别还流恋,一瓣名香再拜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舟行至塘栖普宁寺,拜访豁堂上人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禅意。

首联“古殿檐铃夜语闻,当筵花雨自纷纷”,以古殿檐铃的夜语和花雨的自然纷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古殿的钟声与夜雨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花雨则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颔联“叶稀桑坞蚕登箔,箨满筠溪笋拂云”,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景象。稀疏的桑叶下,蚕儿正在忙碌地登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勤劳;而满溪的竹箨随风拂动,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柔舞动,与云朵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和谐的画面。

颈联“退院只应拈柏子,薄游初拟访桐君”,透露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退院意味着放下世俗的烦恼,拈柏子则是禅修的一种方式,而初拟访桐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尾联“津头欲别还流恋,一瓣名香再拜焚”,在即将离别之际,诗人仍流连忘返,心中充满不舍。通过焚香这一仪式,表达对豁堂上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雨夜舟行的独特体验,以及对禅宗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1)

陈祺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卸甲道中读彭城公夏五集

尘暗前村惨夕曛,寒生水面欲成云。

回塘帆影和烟出,古寺钟声隔岸闻。

浪说秋原曾卸甲,可堪暮角咽屯军。

书生血尽西台泪,空向啼鹃泣旧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有感

飘零家国事茫茫,四十余年泪几行。

聚米河山空两戒,分梨骨肉隔三方。

惊乌觅树风过竹,饥鼠窥灯月满床。

回首少时歌舞地,几多春草在池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褚参军梅君

江上烽烟烛帝州,内臣欢乐外臣忧。

简文东府千烧尽,皋露西台一哭休。

击楫未能延国祚,投鞭真可断江流。

遥怜倚马秋风客,咄咄书空志未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确庵师楚游

千里征帆到楚关,昔年形胜可凋残。

从来地扼东南险,何处军屯大小山。

刘表荒城王气在,周郎废垒阵云闲。

隆中自有龙高卧,三顾无人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