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夜舟行至塘栖普宁寺,拜访豁堂上人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禅意。
首联“古殿檐铃夜语闻,当筵花雨自纷纷”,以古殿檐铃的夜语和花雨的自然纷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古殿的钟声与夜雨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花雨则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颔联“叶稀桑坞蚕登箔,箨满筠溪笋拂云”,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景象。稀疏的桑叶下,蚕儿正在忙碌地登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勤劳;而满溪的竹箨随风拂动,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柔舞动,与云朵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和谐的画面。
颈联“退院只应拈柏子,薄游初拟访桐君”,透露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退院意味着放下世俗的烦恼,拈柏子则是禅修的一种方式,而初拟访桐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尾联“津头欲别还流恋,一瓣名香再拜焚”,在即将离别之际,诗人仍流连忘返,心中充满不舍。通过焚香这一仪式,表达对豁堂上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雨夜舟行的独特体验,以及对禅宗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