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古意》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场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浓郁的悲壮与豪情。
首句“吹角荒台冷铁衣”,以“吹角”和“冷铁衣”两个意象开篇,营造出战场的冷寂氛围。角声在荒废的高台上回荡,铁衣则暗示着士兵们的艰苦与坚韧,两者结合,既展现了战场的残酷,也体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次句“沙平草短雁西飞”,画面转向辽阔的沙漠,沙地平坦,草木稀疏,大雁向西飞翔。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后两句“男儿不作还乡梦,直取楼兰奏凯归”,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男儿”这一称谓,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他们不怀恋家乡,不作归乡之梦,而是心系国家,决心直捣敌巢,取得胜利归来。这种舍身报国的豪情壮志,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场的描绘,以及对英勇将士精神的赞颂,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悲壮与豪迈,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戴梓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