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丞相帅会稽(其二)

翰墨英名多士先,经纶长策万方传。

久知燕许文章大,要自皋夔事业贤。

曲水兰亭脩竹外,都门祖帐百花前。

去天尺五调元旧,肯使邦人借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众多才子以翰墨留下英名,他们的策略被四方传颂。
长久以来,人们深知燕许的文章博大精深,他们像皋夔一样有着高尚的事业。
在曲水兰亭和修竹之外,京城的送别仪式设于百花之前。
距离天宫仅一步之遥,他们曾掌管调和万物的重任,怎能不为百姓多留一年的福祉?

注释

翰墨:书法和文字,这里指文人的才华和著作。
英名:杰出的名声,声誉。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引申为策略或才能。
皋夔:古代传说中的贤臣,象征智慧和德行。
祖帐:古代送别时设立的帷帐,表示敬意。
调元:调和元气,古代指管理天地万物。
邦人:国人,指国家的人民。
借一年:指给予百姓一年的额外恩惠或宽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送别汤丞相前往会稽任职而作,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待。首联“翰墨英名多士先,经纶长策万方传”赞扬了汤丞相的文采和治国才能,说他在众多才俊中名声卓著,制定的策略广为流传。颔联“久知燕许文章大,要自皋夔事业贤”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贤能,将他比作古代的燕国子楚和许穆之,以及皋陶和夔乐这样的贤臣。颈联“曲水兰亭脩竹外,都门祖帐百花前”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想象他在曲水流觞的雅集和都城繁华的送别仪式中,展现出儒雅风度。尾联“去天尺五调元旧,肯使邦人借一年”祝愿汤丞相在会稽任职期间能如古代帝王般造福一方,表达了希望他能为百姓争取到更多福祉的愿望。

整首诗以赞美和期待为主,体现了对汤丞相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关怀。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送张几仲知泰州

紫橐甘泉不愿留,虎符聊试海边州。

长城底用骑围铁,下濑直须船有楼。

草木已应知世望,江山好在得诗流。

春风桃李西溪路,宣室归来尚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仲良二首(其二)

气概青云上,声华碧海边。

交游俱得誉,伯仲总能贤。

幕府宁淹薄,诸公肯荐延。

功名第迟速,强饭且加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仲良二首(其一)

客里亲朋别,诗成倍黯然。

春风动花柳,归路绕云烟。

共绝过门盗,俱无使鬼钱。

生涯知底许,消息幸频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子永赴调改秩

逸骥骞腾十二闲,追风那复驻辕间。

向来官况诚留滞,此去诗情记往还。

会课未妨更美秩,趣班聊喜近天颜。

割鸡莫费千牛刃,奏赋金门入道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