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诗送三乡文行虽各献芹然非所以勉子大夫茂明大对之意更为古诗一章

逆胡残喘仍跳梁,中兴事业犹渺茫。

当今取士异平日,非为故事开科场。

庙堂方讳口打贼,翻抵正论为猖狂。

纷纷儿辈苟富贵,妄引申伯深阿王。

公孙老儒亦曲学,不敢正色言尧汤。

徒令天下慷慨士,肝胆一剑生光芒。

前年胡公以言逐,言今已验官未复。

近日径山缘赋诗,裹头衣白投荒服。

忠良自此多结舌,道路相看徒以目。

谁能言事如靖康,陈东已死欧阳戮。

国家养士恩至渥,千戈不废菁莪育。

诸公报国当如何,莫把刚肠慕粱肉。

丈夫一第何足道,幸勿以此存怀抱。

贾生当献太息流涕痛哭书,更施三表五饵请为属国系单于。

大刘小刘展尽畎亩惓惓忠,弘恭石显辈视之当与奴仆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前诗送三乡文行虽各献芹然非所以勉子大夫茂明大对之意更为古诗一章》。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士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即点明了时局的严峻:“逆胡残喘仍跳梁,中兴事业犹渺茫。”指出外敌侵扰,国家复兴之路尚不明朗。接着批评当权者对叛乱者的避讳态度:“庙堂方讳口打贼”,并讽刺他们对正直言论的压制:“翻抵正论为猖狂”。

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纷纷儿辈苟富贵,妄引申伯深阿王。”指出一些士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曲意逢迎,不顾国家大义。他特别提到了“公孙老儒”和“不敢正色言尧汤”的现象,强调了道德沦丧的问题。

诗人对当时的士人提出了期望:“徒令天下慷慨士,肝胆一剑生光芒。”希望士人们能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然而,他同时也指出了现实的残酷:“前年胡公以言逐,言今已验官未复。”前年因直言被驱逐的官员,其预言如今应验,但官位仍未恢复。

接着,诗人提到了近期发生的事件:“近日径山缘赋诗,裹头衣白投荒服。”径山寺的一位僧人因赋诗而遭贬谪,这反映了言论自由的缺失。诗人感叹:“忠良自此多结舌,道路相看徒以目。”忠臣良将因此沉默,只能以眼神交流。

最后,诗人呼吁士人要坚守正直,不要因追求功名利禄而丧失操守:“谁能言事如靖康,陈东已死欧阳戮。”引用历史上的例子,警示士人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他强调:“国家养士恩至渥,千戈不废菁莪育。”国家培养士人,不应因战乱而中断教育。

诗人以贾谊、陈东、欧阳修等历史人物为例,鼓励士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担当:“贾生当献太息流涕痛哭书,更施三表五饵请为属国系单于。”希望士人能像贾谊一样,为国家献策,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放弃。

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和呼吁,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士人责任的强烈期待。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次韵潘先生寒食有感(其一)

花媚韶光柳弄烟,箫声处处卖饧天。

谁知子厚怀桑梓,北望长号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潘先生寒食有感(其二)

无赖杨花趁暖风,旅中节物与愁逢。

一声杜宇啼春怨,知在花梢第几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次韵潘先生寒食有感(其三)

人间寒食几经年,甲子谁能记后先。

且尽一杯蓝尾酒,莫将身事恼生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悼僧德芬(其一)

身著方袍十一年,缁林头角稍轩轩。

参禅早悟前三旨,学道思归不二门。

花落絮飞浮世尽,风清月白片心存。

异时我作高僧传,为记严公有此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