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舟次沙津

去年中秋月,照我入桂城。

今年中秋月,送我到江陵。

桂林二千八百里,城边买船发春水。

潇湘六月寒如冰,洞庭湖中秋气生。

峡江西来雪波急,片帆带雨烟中湿。

胡雁不来芦苇秋,风林淅沥生人愁。

反思前年风露好,月入金樽醉将倒。

如今飘落千万山,烟波瀰漫几时还。

露香堂中千百瓮,玉瓶取醉风吹梦。

今宵弦管闹繁华,灯火沙头一万家。

争似诗翁弄江月,微吟还自汲江花。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中秋的月亮,照亮我进入桂城。
今年中秋的月光,送我到达江陵。
从桂林到江陵有两千八百里的路程,我在城边买船,趁着春天的江水出发。
潇湘六月却冷得像冰,洞庭湖中秋的气息渐渐浓厚。
峡江的西面,雪浪滔滔,一片帆船在雨中湿漉漉地驶过。
大雁不再来,芦苇丛中秋意更浓,风中的树林发出令人心忧的声音。
回想起前年的风露宜人,月光洒满金杯,我醉得几乎倒下。
如今我漂泊千万山间,烟波浩渺,何时才能回归。
露香堂中储藏着数百个大瓮,我用玉瓶取酒,让风吹散梦境。
今夜的音乐和灯火热闹繁华,江边沙滩上万家灯火通明。
哪比得上老翁独自在江边赏月,轻声吟唱,还亲自采撷江边的花朵。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桂城:指桂林,古代以桂树著名的城市。
江陵:古地名,今湖北荆州。
春水:形容江河水位上涨,适合行船。
潇湘:泛指湖南一带,潇湘江的简称。
胡雁:北方的大雁,这里代指远方的人或事。
风露:风和露水,常用来形容气候或环境。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泛指美酒。
烟波:形容江面雾气弥漫,景象迷蒙。
玉瓶:精致的酒瓶,此处代指美酒。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诗翁:诗人的自称,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大受的《中秋舟次沙津》,通过描绘去年和今年中秋月下的旅程,展现了诗人从桂林到江陵的舟行经历。诗中以月亮为线索,串联起不同地点的景色变化,如桂林的山水、潇湘的寒冷、洞庭湖的秋气、峡江的急流,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情。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买船发春水”、“六月寒如冰”、“烟波瀰漫”,表现出舟行的艰辛与环境的冷清。同时,通过“胡雁不来”、“风林淅沥”等细节,渲染出一种孤寂和愁绪。对比前年的美好时光,“月入金樽醉将倒”,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欢乐的怀念和如今漂泊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争似诗翁弄江月”收束,表达了对江月的喜爱和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而“微吟还自汲江花”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品酒赏月,享受宁静的诗意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舟行体验和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34)

黄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公安

市人屋井底,栋与江堤平。

大江压堤来,浩浩势欲倾。

古堤腾长蛇,独与江争衡。

积流增巨涨,飘突万马惊。

油河与之合,盘涡沸淜腾。

折旋声汹涌,吞汲翻长鲸。

微茫隔岸村,百尺崩沙赪。

中流有行舟,来往如飞蝇。

巨风推银山,性命鸿毛轻。

设险护东南,天巧如揭绳。

用武莫若荆,豪雄所交争。

玄德欲兴刘,于焉深经营。

坐据此要湍,进退窥敌情。

时事一阨塞,拂衣开西扃。

至今闻西偏,城治馀丘陵。

汤汤横乎前,何畏百万兵。

善卫保其吭,坐待其师崩。

更能用吾长,谈笑收其赢。

何者非神机,用之须人英。

机略失所用,山川无常形。

休兵不敢论,凄咽含馀情。

形式: 古风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

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

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

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江行万里图

雪山西来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谁人胸里著舆图,挥斥荆吴入绡墨。

浓浓淡淡两岸山,烟波瀰茫江面宽。

水空漠漠鸟飞绝,渐看渐远天漫漫。

客舟溯流先后去,风帆饱腹如飞舞。

有时小艇绝波来,不知何处横江渡。

钟山隐隐开金陵,雨花台前留玉京。

汀洲劣处小孤出,垂杨绿引浔阳城。

蕲黄紫翠照卷雪,武昌楼台半明灭。

周郎赤壁杳难凭,洞庭寒烟濛孤月。

西江耿耿沙籀清,三十六湾斜照明。

黄陵庙深楚山阔,九疑成削黏天青。

我来展轴惊快睹,恍然对面水仙府。

片时行尽江南天,吊古何劳出门去。

南巡真人忘却归,轩辕龙去眇难追。

咸池曲绝谁奏乐,风雨啼痕满竹枝。

六朝虎士工设险,蹴踏沧波当挥剑。

血流不惜惜江流,肯放飞埃过天堑。

滥觞曾闻荡雍丘,楫声若为空悠悠。

江声至今恨不尽,枉白万古英雄头。

两阶干羽享波后,八公草木今健否。

长安正在碧云边,斜日西风重回首。

形式: 古风

虚心怀月明,劲节挺玉立。

岂是外春风,春风无处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