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后垄道中(其二)

问渡向芦洲,天空景更幽。

霞光明似晓,露气湛如秋。

极浦双帆定,孤村一笛愁。

行看红日上,晴色满溪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后垄道中出发时所见的迷人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空、霞光、露气、双帆、孤村和笛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首句“问渡向芦洲,天空景更幽”,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芦洲作为背景,天空的景色显得更加深邃幽静。接着,“霞光明似晓,露气湛如秋”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晨曦中的霞光与秋日的露气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变化,又暗示了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极浦双帆定,孤村一笛愁”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极浦之上,双帆静泊,象征着平静与稳定;而远处的孤村,传来的一声声笛声,却蕴含着淡淡的忧愁,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引发了读者对远方生活的遐想与思考。

最后,“行看红日上,晴色满溪楼”两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阳光逐渐驱散了晨雾,整个溪楼都被晴朗的阳光覆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乌眉崎遇雨

汗多衣褦襶,峻岭道崔嵬。

酷日蒸雷出,奔云挟雨来。

沟渠鸣急水,野径绝纤埃。

顷刻旋开霁,斜阳照路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命办理团练,冒暑赴郡感作

一片旌旗事远程,櫜鞬日日向南行。

迢迢远道征鞭急,赫赫炎空火伞擎。

移筏敢辞泸水热,登陴长望瘴烟平。

不因豺虎纷当道,盛夏何烦统甲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宿苑里村

狼籍残骸痛未收,荒凉满目起悲愁。

迷人旱魃巢墟墓,拜月妖狐顶髑髅。

黝黝荒林晴亦暝,萧萧衰草夏如秋。

夜深隔岸燐光闪,知是魂从旷野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冒暑过房里村

触热长征去,劳劳暑气侵。

蜂窝民舍偪,鼠穴贼巢深。

张伞愁炎景,挥戈激壮心。

简书催就道,无暇憩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