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诗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

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

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

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

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金谷园曾经繁花似锦,凉台上排列着华丽的装饰。
石崇热情款待客人,让绿珠在席间起舞助兴。
即使泪水能消磨骨肉,美丽的容貌又能挽回什么呢?
竹林中的隐士想必是贤者,他们畅饮而不觉苦涩。
简朴的生活也能有宴乐,儒家学者珍视的是精神富足。
土制的鼓和粗陋的酒杯,对心灵的滋养却有益无害。
回归质朴的道义应在早期提倡,谦逊的光芒值得我们追求。
无论是木雁的才能还是无能,我明白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

注释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洛阳的名胜。
簪组:形容华丽的装饰。
石崇:西晋富豪。
绿珠:石崇的爱妾。
丝泪:比喻女子的眼泪。
冶容:美貌。
竹林:隐士的象征。
匏居:简朴生活。
宴豆:宴会上的食物。
儒室:儒家学者的居所。
环堵:简陋的居室。
颐神:养心养神。
革道:变革之道。
谦光:谦逊的光辉。
木雁:比喻人才。
养生主:养生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豪华与情感深度。金谷、凉台、石崇等名词的运用,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贵阶层的奢侈生活,更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诗中“丝泪可销骨”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宴饮于竹林间的清逸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生智慧和修养的讨论,以“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等句,表现了主人对于简朴生活与学问修养的重视。"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则是在通过乐器的声音来表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一句,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修养与时间的重要性。而“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则是对个人内在修为的一种肯定,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个既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追求的复杂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生命、美好与智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三妇诗

大妇刺绣文,中妇缝罗裙。

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丈人且安坐,金炉香正薰。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沈沈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用息,一室虚白生。

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

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

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

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形式: 古风

大言

华嵩为佩河为带,南交北朔跬步内。

搏鹏作腊巨鳌鲙,伸舒轶出元气外。

形式: 古风

小言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蛛丝结搆聊荫息,蚁垤崔嵬不可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