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衣襟成墨色,面目带煤尘。
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炭人的形象,通过对其衣襟和面目颜色的细致描述,展现出卖炭人在寒冷中辛勤劳作的艰难处境。"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类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关切。在这里,“炉中兽”指的是取暖时炉中的火焰,而“窑下人”则是卖炭人的隐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社会对于这些劳动者的漠视和不公。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酿者不沾唇,旁观吸者颦。
翁真堪宰相,妪亦可夫人。
坠帻长须丑,遗靴一足濡。
不须诃小鬼,烂醉要渠扶。
君耳污□□,□□□□湾。
首阳落第二,前已有箕山。
□□□□□,□□□□池。
却恐鱼之乐,庄生未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