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姑苏台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

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

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也会在闲暇时放松身心,游客无需避开车马的尘嚣。
高耸入云的四座塔楼从天际浮现,隔着水面的山峰在雪后显得格外清新。
人们说远眺三百里之外,为何看不见六千人的繁华景象。
吴国灭亡越国称霸的日子已经过去,如今这里只有台下年复一年的花草春天。

注释

我亦:我也。
闲来:闲暇时。
散病身:放松身心。
游人:游客。
车尘:车马尘嚣。
插天:高耸入云。
四塔:四座塔楼。
云中出:从天际浮现。
隔水:隔着水面。
诸峰:多座山峰。
雪后新:雪后显得新鲜。
道是:人们说。
远瞻:远眺。
三百里:三百里之外。
如何:为何。
不见:看不见。
六千人:六千人的繁华。
吴亡:吴国灭亡。
越霸:越国称霸。
今安在:如今在哪里。
台下:台子下面。
花草春:年年花草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姑苏台的景象和心境。诗人自述为病体之身,亦不避世间尘嚣,与常人游走于市井之间,但心中却有超然物外之感。在登临高处,眼前展现出一片壮丽的自然风光:四塔从云雾中拔地而起,诸峰在雪后显得分外新鲜。诗人自信自己的视野宽广,可远眺三百里,却对六千人的匆忙无知感到不解。

最后两句“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里的“吴”、“越”指的是古代的吴、越两个国家,而今朝都已不复存在,唯有台下的花草依旧年年盛放。这不仅是对自然轮回的一种赞美,也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山水之美与历史之思,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深邃情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赋三首示同社(其二)

是雨还堪拾,非花却解飞。

儿童最无赖,抟弄肯言归。

向树翻投竹,欺人故点衣。

肩寒未妨耸,笔冻可能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赋三首示同社(其三)

细听无仍有,贪看立又行。

落时晨却暗,积处夜还明。

幸自漫山好,何如到夏清。

似知吾党意,未遣日华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赋三首示同社(其一)

夜映非真晓,山明不觉遥。

尽寒无奈爽,且落未须销。

体怯心仍爱,颜衰酒强潮。

毛锥自堪战,寸铁亦何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