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与余存忠驿丞

家住芝山番水上,官作杨村驿亭长。

金门使者五色书,击鼓亭前开画舫。

朅来敬我同江乡,我亦报之双筼筜。

成阴结实须有日,会下昆丘青凤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士奇的明代文人与一位名叫余存忠的驿丞之间的友谊,通过竹子这一自然元素作为媒介,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首句“家住芝山番水上”,以芝山和番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脱俗的生活环境。接着,“官作杨村驿亭长”则点明了余存忠的身份,他是一位在杨村驿站担任亭长的官员,虽身在官场,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金门使者五色书,击鼓亭前开画舫”两句,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将余存忠的来访比作金门使者带来五色书信,击鼓开船,既表现了余存忠的尊贵身份,也寓意着两人友谊的深厚和珍贵。画舫的开启,更增添了诗中画面的生动性和浪漫色彩。

“朅来敬我同江乡,我亦报之双筼筜”两句,直接表达了杨士奇对余存忠到来的欢迎之情,以及两人之间相互尊重、相知相惜的情感。筼筜,即竹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坚韧和友谊的植物,这里用以比喻两人的友谊如同竹子般坚韧不拔。

最后,“成阴结实须有日,会下昆丘青凤凰”两句,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成阴结实,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友谊将会更加深厚,如同竹林中的竹子一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而“会下昆丘青凤凰”,则是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着两人友谊的美好未来,如同凤凰展翅高飞,预示着两人友谊的辉煌和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不仅展现了两位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友情、自然和理想的赞美与追求。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新桥驿阻大风

南风吹河吼怒涛,河上飞沙千仞高。

临流十步不得济,北瞻阊阖心烦劳。

自春不雨田无麦,谷田焦枯亦龟坼。

密云四合扫复开,谁叩天阍讼风伯。

农家束手徒嗟吟,爱民自是天之心。

愿收巽二敕屏翳,普千万里均甘霖。

形式: 古风

黄氏寿谖堂诗

琴江黄氏好兄弟,五十年前屡过之。

今来都门遇令子,卓志能承书与诗。

二老风流已长往,独侍慈颜在堂上。

鹤发萧萧寿且康,甘旨晨昏足丰养。

堂下忘忧多树谖,晴日暄风花正繁。

斑衣婉愉献春酒,慈竹娟娟森子孙。

除官分教延平去,便道升堂荣拜母。

人生得禄贵及亲,板舆还奉官中住。

将行索我谖堂诗,为子喜色生两眉。

子家二老吾所重,诗罢能忘故旧思。

形式: 古风

送周敬常诗

去年奉敕还江南,东风千里迎归骖。

西昌城西访真境,正值碧桃三月三。

襜襜威仪森鹤氅,却忆仙翁隔蓬阆。

霜鬓酡颜戴鍊师,白玉觞行紫霞酿。

矞云垂彩拂檐端,芝草琅玕绕画栏。

欢言未竟登车去,天涯长忆三珠树。

戴师弟子来日边,清颜皎皎夫容鲜。

问师经年安健好,闭户日咏黄庭篇。

我有高怀在江海,为报而师扫氛霭。

黄茅冈畔会重寻,白鹤峰头定相待。

形式: 古风

送金少卿祭扫南归

去年奉敕我还乡,今年奉敕卿还乡。

我违乡国四十载,卿违乡国三十霜。

仕者还乡总□□,卿逢故旧当尽情,明年春风朝北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