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钱申伯游东山韵二首(其二)

扫榻开轩走寺宫,吾曹终日得从容。

夕阳初落鳣溪路,云气半遮狮子峰。

试问丹砂回白发,何如瀑布煮枯松。

暮年纵有壮心在,归意已胜山色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清扫榻席打开轩窗,漫步寺宫间,我们整天都能悠闲自在。
夕阳开始沉落在鳣溪路上,半山的云雾遮住了狮子峰的雄姿。
试着问问那能回春的丹砂,能否让白发变黑,又如何与瀑布烹煮干枯的松枝相比。
即使晚年仍有壮志,但回家的心愿已比山色更浓厚。

注释

扫榻:打扫榻席。
轩:窗户。
寺宫:寺庙宫殿。
从容:悠闲自在。
鳣溪路:地名,指鳣溪边的道路。
云气:云雾。
狮子峰:山峰名。
丹砂:矿物名,传说有回春效果。
白发:指老年人的白头发。
瀑布:自然景观,用于比喻。
枯松:干枯的松树。
壮心:豪情壮志。
归意:回家的心愿。
山色浓:山景的浓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暮年时的自在生活和心境。开头“扫榻开轩走寺宫,吾曹终日得从容”两句,表明诗人退隐后的平静生活,每天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世俗羁绊。

接着,“夕阳初落鳣溪路,云气半遮狮子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夕阳落幕,鳣溪小路上的人烟渐稀,而远处的狮子峰则被薄薄的云雾所笼罩,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氛围。

“试问丹砂回白发,何如瀑布煮枯松”两句,则是诗人自问自答,对比了修炼丹砂以求长生和自然界中瀑布冲刷枯松的景象。这里暗含了对生命无常与自然规律的感慨。

最后,“暮年纵有壮心在,归意已胜山色浓”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内心仍保留着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然而,对于归隐田园的渴望已经超过了对远方山色的向往,这里“归意”指的是归隐的愿望,“山色浓”则是外界诱惑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老者对人生、自然与修养的思考,以及他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次钱申伯游东山韵二首(其一)

东麓坡陀尽梵宫,我来泉上照衰容。

解衣又作茶瓜客,倚槛同看烟雨峰。

何用苦吟凌鲍谢,要须高节配乔松。

海冰永閟锥沙画,绝叹故人遗墨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元功才友道中见贶因以解嘲

当时勇决径归休,更有人愚似我不。

何许置锥宁免累,直须毕娶始无忧。

频遭白眼伤流俗,谁向青门念故侯。

客里题诗相慰藉,羡君椽笔合螭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四十馀年一旦邂逅情著于辞(其一)

使君元自锦官来,百丈重寻滟滪回。

化阅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过王骀。

把麾政尔人生贵,持橐终期间世才。

莫问桃花今老矣,刘郎去后任渠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文老使君宗兄见赠近体佳什两篇仆与公别四十馀年一旦邂逅情著于辞(其二)

旧游兰若尽英才,坐上高谈亦壮哉。

老去语音虽记忆,众中容貌各惊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灯花乡信来。

茂苑相逢话京洛,柂楼犹喜待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