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二)

天河泻水洗心君,瞎眼能观聩亦闻。

不是唐皇迎佛骨,大颠焉得见韩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银河倾泻如同洗涤心灵的洗礼,即使是盲人也能感知,聋者亦能听见。
这并非唐朝皇帝唐玄宗迎接佛骨的盛事,否则疯僧大颠怎会见到韩愈的文字呢。

注释

天河:指银河,中国古代对银河的称呼,象征神圣或宏大。
瞎眼:比喻失去视觉,这里指代不识字的人。
聩:耳聋,引申为听不见,这里形容即使听力受限也能感知。
唐皇:指唐朝皇帝唐玄宗,以其年号'开元'和'天宝'而知名。
佛骨:佛教圣物,这里指代佛教文化的影响力。
大颠:唐代著名僧人,以行为狂放、诗才出众著称。
韩文: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以其散文和儒家思想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天河泻水洗心君”,这里的“天河”指的是天上的银河,意象丰富,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净化心灵的情境。"泻水"则是比喻佛法如同清澈的水流,能够洗涤心灵。

“瞎眼能观聩亦闻”,此句表达了即便是盲人也能通过内在的感悟来体会和领悟佛理。"瞎眼"象征着对外在世界的超然,而"能观聩亦闻"则展现了一种以心听、以心见的禅宗境界。

“不是唐皇迎佛骨,大颠焉得见韩文”,这两句是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唐朝时,唐太宗曾迎接佛骨回长安,以示尊崇。这里的"大颠"可能指的是世事变迁、人心难测,而"焉得见韩文"则是说在这样的混沌世界中,又如何能够洞察到真理(韩文,可能暗指韩退之等唐宋时期的诗人作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知识和个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思想。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三)

潘江陆海一笑唾,暂借禅衣隐此身。

坡谷两翁合为一,座间始可著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九)

东南衲子密如云,何限参寥与惠勤。

泉下欧苏今不作,伽佗祇夜乱纷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十)

高安僧宝姚圆至,盐水谁其成酱冰。

莫为猢狲打筋斗,回头不记读书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六)

己学故学天隐说,多因误剃镜中头。

戏拈当日颜良案,两足何堪踏两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