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友人惠蟹

秋水江南紫蟹生,寄来千里佐吴羹。

楚人欲使衷留甲,齐客何妨死愿烹。

下箸未休资快嚼,持螯有味散朝酲。

定知不作蟛蜞误,曾厕西都博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秋天的江南,紫蟹开始生长,千里之外寄来,只为增添吴地的菜肴。
楚地的人想把它们珍藏在心中,而齐地的客人甚至愿意为吃掉它们而死去。
品尝蟹肉的过程让人停不下来,那滋味能驱散早晨的酒醉。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蟹不会像蟛蜞那样被误食,它们曾以西都博士的美名被人熟知。

注释

秋水:形容秋季江河水清,象征丰收季节。
紫蟹:指色泽鲜艳的螃蟹,可能是品种特色。
佐吴羹:吴地的菜肴,可能指江南地区的美食。
衷留甲:指楚人对蟹的珍视,想保存完好。
烹:烹饪,这里指吃掉。
朝酲:早晨的酒醉,形容食欲旺盛。
蟛蜞:一种小螃蟹,常被误食。
西都博士: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蟹的美味如同博学之士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吴中友人惠蟹》,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江南秋天时收到了远方朋友寄来的紫蟹,这些螃蟹作为美味佳肴,是吴地特有的食品。楚地的人想让这些螃蟹留下不离开,而齐国的客人则愿意为了它们献出生命。诗中“下箸未休资快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急不可待品尝美食的情景;“持螯有味散朝酲”则表达了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心情。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自己不至于像蟛蜞(一种昆虫,习惯性强)那样误入俗套,而是曾经在西都担任过博士这样的尊贵职位。这里,宋祁通过螃蟹这一物象,既展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也流露出自己对于个人品格和社会地位的自信与肯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个性和自我认同。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寿州十咏(其二)白莲堂

堂皇敞而华,檐牙照池水。

钿叶矗新团,玉莩粲繁蘤。

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

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寿州十咏(其四)式燕亭

使君班春还,于焉衎吾属。

四阿住翚棘,聊以便凉燠。

栋表飞云逝,题端邀月宿。

无德与斯人,式宴良自恧。

形式: 古风

寿州十咏(其六)狎鸥亭

昔人有机心,鸥鸟舞不下。

太守心异昔,寒灰与时化。

尔既不我猜,余亦无尔诈。

随波以全躯,于兹伴多暇。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寿州十咏(其三)春晖亭

涉园憩何处,道左荫华榱。

幽寻乏朋往,胜晤徒自知。

文禽弄不歇,惠风至无期。

含情重徙倚,物色到霞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