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共庆清朝,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

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

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

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

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

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

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

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大家共同庆祝清朝盛世,四季欢乐,宴会聚集了众多嘉宾。
音乐表演热闹非凡,法曲献上仙子般的美妙声音。
鼓笛和十拍板奏出清亮的旋律,如同无双的华丽乐章。
文序子的歌声,双声叠韵,如瑞龙吟唱般动听。
宴席上,听到品令,每个音符缓慢而深情,仿佛丹凤轻轻鸣叫。
聆听清风带来的八声韵律,配合拍子,更显精神焕发。
安公子举杯未饮,好女子们隔着帘幕倾听。
这真是无与伦比的享受,在高楼上一曲入心弦。

注释

清朝:指清朝时期。
法曲:古代宫廷音乐。
鼓笛令:一种乐器演奏形式。
双声叠韵:诗歌中音韵的巧妙组合。
丹凤:象征吉祥的凤凰。
打拍:配合节奏。
倾杯:满杯饮酒。
隔帘听:隔着帘幕偷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宴会景象,展现了古人对音乐和宴会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开篇“共庆清朝”即设定了一个喜庆的气氛,随后“四时欢会,贺筵开会集佳宾”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不同季节中举行的各种聚会,聚集着各界精英。

诗中的“风流鼓板,法曲献仙音”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高雅追求和对超凡脱俗之音的向往。而“鼓笛令、无双多丽,十拍板、音韵宣清”则具体描写了乐曲的结构和演奏过程,其中包含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美感的细腻刻画。

接下来的“文序子,双声叠韵,有若瑞龙吟”不仅赞美了音乐的艺术性,还通过“瑞龙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祥瑞之感。宴会现场的情景也被细致地描绘出来,“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让人仿佛能够聆听到那悠扬的乐声和人们的欢笑。

诗的后半部分“听清风八韵,打拍底、更好精神。安公子、倾杯未饮,好女儿、齐隔帘听”则表现了宴会上的人们在音乐中获得的愉悦心情,以及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最后,“真无比、最高楼上,一曲称人心”总结了整个宴会的高潮,强调了一曲之能触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宴会的极致赞美。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和宴会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美好时光的追求和享受,以及他们对于艺术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庆生日又生子五月初一

律转蕤宾,星流大火,尧阶蓂荚初开。

当年此日,降下谪仙才。

见说鸾池荐瑞,蚌珠又、复产渊崖。

真堪羡,龙生龙子,双庆甚奇哉。

寄言,汤饼客,好称觞索,玉果倾杯。

无新亦无旧,事事俱谐。

他日同筵为寿,彩戏处、酬酢樽罍。

瞻南极,灵椿丹桂,相继践公台。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贺人生日新冠

月属重三,蓂开二六,于门车马骈阗。

彩麟高设,金鸭喷祥烟。

试问谁来瑞世,人都道、蓬岛神仙。

非凡子,年才志学,勋业已精专。坐联。

汤饼客,倾银注玉,盛展华筵。

羡巍冠初冠,气宇飘然。

底用遐龄频祝,但愿双亲未老,富贵双全。

功名事,吾家旧物,早共复青毡。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寿幕官十月廿四

良月霜晴,小春寒浅,瑞蓂九叶朝飞。

岭梅香度,初发向南枝。

此际高门袭庆,真贤降、金璧争辉。

传瀛海,向歆父子,相望姓名垂。

广寒,仙籍在,笔驱造化,文照虹霓。

暂徘徊莲幕,名誉英驰。

行簉夔龙步武,蓬山静,玉宇春熙。

当清夜,神交太乙,相对照青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寿丞相出守六月十三

喜镇龙藩,厌调金鼎,薄言衣锦为荣。

天生申甫,欣对此良辰。

自是神清气爽,风姿潇洒却炎蒸。

称觞日,双叶翠蓂,犹未展尧庭。

帲幪知有赖,国家柱石,须待扶倾。

暂留公燕逸,抚及瓯闽。

君念旧人共政,即环召、再秉钧衡。

平章了,佑王万岁,齐寿永康宁。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