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丹诗四首(其二)

煮石烹金炼太元,神仙不肯等闲传。

人能认得其中理,夺尽乾坤造化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用石头煮炼出太元之宝,神仙也不轻易传授这种秘法。
如果人类能够理解这个道理,就能掌握天地万物的创造和变化之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浩的作品,名为《大丹诗四首(其二)》。从艺术构成上看,这段文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而是一段充满道家修炼思想的文言文句子。

“煮石烹金炼太元”表达的是对长生不老之药或道家丹鼎内外相互作用的描绘。"煮石"和"烹金"可能象征着用矿物质和金属来炼制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而“炼太元”则指向对宇宙本源的理解与实践。

“神仙不肯等闲传”意味着这些修炼之法并非人人可得,是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或机缘才能得到的秘密知识。"等闲"在这里有平凡、普通的意思,表明这些知识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而是只有特定的人能获得。

“人能认得其中理”强调了对修炼之法背后哲学原理的理解,这里的“理”指的是宇宙和生命的根本规律。"人能认得"则意味着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或智慧水平的人才能领悟这些深奥的道理。

“夺尽乾坤造化权”表达了通过掌握修炼之法,能够获得控制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能力。“夺尽”有取走、掌控的意思,而“乾坤”指的是宇宙天地,“造化权”则是创造与变革的一种能力。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深含哲理和象征意义,展现了道家对生命、宇宙以及修炼追求的独特看法。通过对这些句子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超越凡俗、达到神仙境界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于自然规律与生命奥秘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

李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丹诗四首(其三)

百首荒辞义亦深,因传同道决疑心。

华池本是真神水,神水元来是白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大丹诗四首(其四)

取将白金为鼎器,鼎成潜伏汞来侵。

汞入金鼎终年尽,产出灵砂似太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从幸秦川赋鸷兽诗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与梧州刘中丞

三代卢龙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瘴山江上重相见,醉里同看豆蔻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