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图

壮哉非罴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

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

卒然我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

固知画者巧为此,此物安肯来庭除。

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

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俛噣如哺雏。

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虎图,通过对虎的形态、神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画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作者深厚的情感。

"壮哉非罴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 这几句通过对虎眼神的描写,展现了虎的威猛与矜持,它似乎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有一种不屑一顷的气势。

"卒然我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固知画者巧为此, 此物安肯来庭除。" 这里作者被虎图所打动,感叹画家技艺之高,似乎虎即将从画中跃出一般。

"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这段表达了作者对画家创作时心境的想象,画家的精神状态和技艺已达到一种天人的境界,与自然界的造物媲美。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俛噣如哺雏。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虎图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使得画中的虎更加突出,它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崇拜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试茗泉

此泉地何偏,陆羽曾未阅。

坻沙光散射,窦乳甘潜泄。

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

但有梦中人,相随掬明月。

形式: 古风

郑子宪西斋

漫搆轩窗意亦深,滔滔浮俗倦登临。

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萧洒心。

晓枕不容春梦到,夜灯唯许月华侵。

行看富贵酬勤苦,车马重来拾翠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金山寺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

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

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

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

夜风一何喧,大舶夹双橹。

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

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

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

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

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

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

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

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

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

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

形式: 古风

青青西门槐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

尤于权门疏,万事亦已拙。

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

青青西门槐,少解马上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