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孟博寄孟坚韵

汝到家时解我忧,归来何处遇中秋。

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

屋里琴书无汝爱,宅边松菊为吾留。

朋游若问南方事,莫说琼州胜越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首句“汝到家时解我忧”,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友人回家能带去安慰与解脱,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接下来,“归来何处遇中秋”一句,既是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团圆时刻的向往。

“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手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梦境之中,想象与友人在大海中遨游,却不回头,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而“路入浯滩稳泛舟”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平静与安全,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屋里琴书无汝爱,宅边松菊为吾留”两句,通过描写家中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屋内摆放的琴书,是友人所喜爱之物,而宅边的松菊,则是诗人特意为之保留,以待友人归来共享。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朋游若问南方事,莫说琼州胜越州”一句,以朋友间的对话形式结束,巧妙地回答了可能存在的疑问,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自豪感。这里通过比较琼州与越州,强调了家乡的优越之处,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久旱得雨奉呈申之权郡学士

不用椎牛渎帝乡,精诚端可格穹苍。

举头忽见千山雨,默祷惟凭一瓣香。

已度南天三伏旱,未妨北牖午风凉。

老蛟欲睡重鞭起,莫遣晴鸠唤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林庭植喜雨韵

一瓣黎沈彻九幽,随车甘雨散民忧。

风声震海驱云出,雨点翻空捲地流。

午夜村墟无吠犬,夕阳坡陇有耕牛。

欢谣不独闻田父,更向东陵觅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将领占胜亭亭据双泉之上尽见城东南风物之胜落成之初屡来乞诗为赋长句云

结茅坡顶俯平川,占得城东胜概全。

衮衮长江通瀚海,森森乔木带云烟。

月当庭户初圆夜,雾隐楼台欲雨天。

玉帐今闻罢刁斗,却来闲处玩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