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非佛非心须在我,即心即佛亦从渠。
本来心佛都无有,幻化聊将示四衢。
这首诗深蕴禅理,以“非佛非心须在我,即心即佛亦从渠”开篇,巧妙地表达了禅宗中“心佛不二”的核心思想。诗人主张在心灵深处寻找自我,而非盲目追求外在的佛性或心性。接着,“本来心佛都无有,幻化聊将示四衢”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空,一切皆是虚幻的哲学观点。诗人认为,心与佛并非实体存在,而是通过幻化的形式展现于世间,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觅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禅宗思想中的关键概念,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心佛不二”的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扬眉下喝亦皆空,此性初无瞽与聋。
若信见闻非耳目,瞽聋却解振宗风。
晃耀灵光真有体,从横妙用本无踪。
须弥芥子非虚语,事理从来本自融。
片云出岫当何在,独鹤摩空自识回。
若会去来无二相,丹霞应肯下岩来。
分枝擢干倏花开,长养初从寸许栽。
欲识菩提能结果,灵根端自个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