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八阵图有感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传呵护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想见当年诸葛公,纶巾羽扇挥秋风。

令严部伍寂如水,出没变化机无穷。

乾坤不足当经理,写留古法艮岑趾。

上滩下峡一千年,多少英雄测玄旨。

小儿元子强多知,常山蛇势吾能窥。

灞上枋头真绝倒,空使虬髯论握奇。

斲轮不可传其子,此公天机缄骨髓。

奈何螟蝗生蝮蝎,炎刘已灰吹不起。

天教三马食一槽,老马蹄齧暂咆哮。

渭阳巾帼势将蹶,大星夜陨西军号。

呜呼兴废尽天意,中原□□□□□。

□□骨肉止相残,欲拯涂炭嗟谁使。

大官酣燕刍豢馀,小官局蹐尘埃里。

举目厌厌九泉人,谁访草庐谈世事。

向来韬略机莫投,而今投机欠良筹。

君不见峡山深深茅舍底,有人抱膝高声讴。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水从岷山而来冲击瞿塘峡,夏季洪水汹涌,气势猛烈。
霜重水浅,露出洲渚的白露,江中的石头堆积成行。
水流忽斜忽直忽疏忽密,绕过大门东边的曲折路径。
传说中有神灵守护,狂涛骇浪也无法撼动分毫。
遥想当年诸葛亮,手持纶巾羽扇,秋风中指挥若定。
他的军纪严明,队伍静如止水,战术变化无穷。
治理天地都不够他忙碌,他的智慧在古法中留下了痕迹。
历经上滩下峡千年,多少英雄试图解读他的深意。
元子聪明过人,能洞察常山蛇阵的奥秘。
灞上枋头之事令人捧腹,空使虬髯壮士讨论奇谋。
他的技艺难以传给后代,他的智慧深藏于骨髓。
可惜时局动荡,如同螟蝗滋生毒蝎,汉室衰微无法复兴。
天意让三马共食一槽,老马偶尔咆哮,预示着变故。
渭阳巾帼势力动摇,巨星陨落,西军悲号。
兴衰皆由天定,中原局势混乱。
骨肉相残,无人能解救百姓苦难。
权贵们宴饮之余,小官僚身处尘埃。
满目皆是九泉之下的哀鸿,无人来访草庐谈论世事。
过去的韬略无处施展,如今投机取巧却少良策。
你看那深深的峡山茅屋下,有人抱膝高歌。

注释

岷:岷山。
瞿唐:瞿塘峡。
潦:积水。
诸葛公:诸葛亮。
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
艮岑趾:古法中的象征或遗迹。
螟蝗:害虫。
炎刘:指汉朝。
三马: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渭阳巾帼:指王莽篡位后,汉室宗女在渭阳哭泣之事。
大星:古人对重要人物去世的称谓。
大官:权贵。
小官:地位较低的官员。
草庐: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韬略:深藏不露的计谋和策略。
投机:迎合形势以获取利益。

鉴赏

此诗描绘了蜀地的雄伟山川与历史上的英雄气概。开篇写景,江水从岷山而来,与唐朝古道相接,夏季洪水奔腾,江石如堆积之物。半直半斜的江岸线条,有序列的门东出,传说中有鬼神呵护此地,即使惊涛也难以移动分毫。

诗人想象到诸葛亮曾经在此挥洒指挥,如同挥舞秋风。他的军令严明,部伍如静水般平稳,变化无穷,令人赞叹。乾坤之大不足以衡量其布局,古法留存至今。

千年间,上滩下峡,多少英雄曾在此测度天机。小儿元子对这些历史故事了如指掌,他常能窥见常山蛇行之势。灞上枋头的险峻真为绝倒,空让后人论述其奇特。

斲轮不可传给子孙,此公深谙天机,骨髓中藏着智慧。奈何如今螟蝗生存,只剩下灰烬,无力吹起风浪。天教三马共食一槽,老马牙齿已不再咆哮。

渭阳巾帼即将倾覆,大星夜陨西军号声响。呜呼,兴废尽是天意,中原的骨肉相残,欲拯救这片炭火,嗟叹谁能施以援手。大官沉迷于酒宴,小官困守尘埃之中。

举目望去,只见厌倦的人们在九泉下。有谁会来访草庐,谈论世事?向来韬略机谋无从投掷,如今却是机遇不佳。君不见峡山深处茅舍之底,有人抱膝高声歌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批判。

收录诗词(2)

李兴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仰山

孤云欲作人间雨,流水空传物外声。

老柏倚岩高转瘦,寒花著雨坠还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姑孰作

琉璃万顷碧如堆,画栋连云户牖开。

晴嶂势吞三楚尽,暮潮声带九江来。

六朝寂寞惟流水,孤垒荒凉只旧台。

惆怅骑鲸人已老,夜船空棹月明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窄径随溪转,悬崖带藓斑。

形式: 押[删]韵

记梦

壮志已违黄鹄下,老身合占白鸥前。

夜来耿耿江湖梦,秋水长天一钓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