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其三)

高材博识服簪绅,玉树瑶林绝点尘。

氏族源流推肉谱,春秋褒贬藉调人。

膝间韵磬传山水,枰上枯棋战楚秦。

妙处不传今已矣,遥瞻遗像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才学出众的人令人尊敬,如玉树瑶林般超凡脱俗。
探究家族谱系如同研究肉类分类,春秋史事的评价依赖于公正之人。
膝下琴声悠扬,仿佛山水间的共鸣,棋盘上对弈犹如战国楚秦之争。
那些精妙之处已难寻觅,只能远望遗像,泪水打湿衣襟。

注释

高材博识:才学出众。
簪绅:社会名流,官员。
玉树瑶林:比喻人才出众,超凡脱俗。
绝点尘:无瑕疵,超凡入圣。
氏族源流:家族世系。
肉谱:比喻详细而系统的分类或记录。
春秋褒贬:历史上的评价和记载。
藉调人:依靠公正的人来评判。
膝间韵磬:膝下琴声。
山水:自然景色,也指情感的深远。
楚秦:古代两个对立的国家,这里比喻对手。
妙处:精妙之处。
今已矣:已经失传。
遗像:遗留下来的画像或肖像。
泪沾巾:感动得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为礼部尚书洪公所作的挽歌之一,表达了对洪公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高材博识服簪绅”赞扬洪公才学出众,连文人士大夫都为之折服。接着,“玉树瑶林绝点尘”以瑰丽的比喻描绘洪公家族如同玉树瑶林般清贵,超凡脱俗,不染尘世纷扰。

“氏族源流推肉谱”暗示洪公对家族历史了如指掌,如同研究血统谱系般细致入微。而“春秋褒贬藉调人”则称赞他在评价人物、评判是非时公正无私,犹如春秋笔法,留下公正之名。“膝间韵磬传山水”进一步赞美洪公的学问如琴声般悠扬,回荡在山水之间,影响深远。

“枰上枯棋战楚秦”以围棋对弈的意象,象征洪公一生智谋过人,纵横捭阖,如同在棋盘上与强敌楚秦争锋。最后,“妙处不传今已矣,遥瞻遗像泪沾巾”表达对洪公去世的惋惜,以及对逝去的智慧和风范的怀念,睹物思人,不禁泪湿衣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洪公的卓越才华、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敬仰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其二)

守节冰天十五霜,归来飞语又炎方。

正欣射雁还幽窖,旋复飞鸢堕瘴乡。

位不当材仅喉舌,寿难酬德遽膏肓。

八龙共侈荀门庆,虽厄龙蛇殆不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其一)

沙场握节仗时髦,说舌纵横小六韬。

委质肯轻从晋鼓,摛文空见泣秦牢。

冷山韵语名如斗,莲泺危言命若毛。

岂料归朝才十稔,白杨声里寿原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仲平病间斋祠(其一)

居士弹一指,森罗万象皆。

聊倾三昧酒,不奉八关斋。

雨罢帘初捲,山迎闼自排。

萧然忘世虑,心境两相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仲平病间斋祠(其二)

病间百念屏,寒窗无与皆。

吾公那窟室,学士且高斋。

今日明粢彻,诘朝阊阖排。

犹寻淡生话,泚笔当俳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