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十二月十四日夜宿东禅僧舍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

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韦骧在东禅僧舍过夜时的独特感受与心境。首句“簿书虽是不离身”,透露出诗人日常公务繁忙,但紧接着的“一宿精庐兴味真”则表达了他在僧舍短暂停留时,内心获得的宁静与乐趣。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与心灵宁静之间微妙关系的体悟。

“莫道后栏花未坼”,诗人以花未开放为喻,暗示即便眼前事物还未完全展现其美好,也不应轻易否定其潜在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不要因为事物的表面状态而忽视其内在的美好或潜力。

“夜来霜月岂惭春”,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霜月虽寒冷,却也赋予了夜晚独特的美丽,不逊于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中美好存在的认可和欣赏,强调了在看似不利或平凡的环境中也能发现美和价值的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美的广泛接纳,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又题僧壁即事

天地收功固欲全,朝廷恩惠岂容偏。

饥羸大众粟不足,县令胡颜入俸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

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

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季春初牡丹花

绕栏矜赏日千回,赋咏惭无卓荦才。

天意似嫌群卉杂,花王留在晚春开。

曾经唐苑声歌后,不是隋园剪綵来。

安用繁言警耽惑,爱奇能有几人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暮春对景书怀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

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

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