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计郎中汝和墨菊曹汝学家藏

郎中画菊真是菊,蒙泉蒲萄太常竹。

一时能事并驰声,岂直文章难继续。

狂挥急扫皆称意,不特品高机亦熟。

西涯坐间生色障,一见当时已心服。

不知何日到君家,净洗朱铅斗清淑。

疏篁古木交映带,深浅生枯俱入态。

欹风一枝惊欲折,倚竹数丛如有待。

飞鸾坠羽时自压,老蛟蜕骨令人骇。

张颠草圣久寂寞,何意兹晨忽倾盖。

郎中郎中今有无,后来尚远眼中疏。

柔肌脆骨争媚妩,不然蔓草纷黄垆。

颓波一去谁与返,把卷抚玩增长吁。

君不见近时淮海上,亦有菊花一派往往传京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题计郎中汝和墨菊曹汝学家藏》描绘了一幅墨菊图的生动画面。首句“郎中画菊真是菊”赞美画家技艺高超,能将墨菊画得惟妙惟肖,仿佛活灵活现。接着,“蒙泉蒲萄太常竹”以葡萄和常青竹为衬托,进一步突出墨菊的神韵。

诗人称赞画家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文才出众,“一时能事并驰声”,不仅在绘画上独领风骚,在文章上也难以企及。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画家挥毫泼墨的豪放姿态,以及作品的高雅格调和熟练技巧。

“西涯坐间生色障,一见当时已心服”表达了观者对画作的惊叹和敬佩,而“不知何日到君家,净洗朱铅斗清淑”则表达了希望能亲睹真迹的愿望。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墨菊的形态,如“疏篁古木交映带,深浅生枯俱入态”,展现了菊花的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将画家的才华与唐代草书大家张旭相提并论,感叹其艺术价值的独树一帜,并对未来后世能否再出如此大师表示期待。全诗通过对墨菊画作的赞美,展现了画家的才情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呼唤。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郊

小队黄衫簇绛灯,春来几度出郊行。

桃花结子杨花尽,只有蘼芜满路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冬至谒陵次三江送行韵

初阳映雪暖欲蒸,千门瑞气通诸陵。

朝廷报本严奠扫,秩礼远自前王兴。

秋霜春雨意惨惨,奁香篚帛心兢兢。

高皇统天祀万世,奋自垄亩挥戟矜。

两都并建始文祖,鼎命重为诸孙凝。

传闻桥山初启邑,鸾舆玉趾几降登。

小臣何幸得将事,敢论暑雨仍寒冰。

经涂百里净如扫,舆夫踊跃誇力胜。

回龙小憩才半道,瞬息已睹洪仁灯。

入门弛担随所适,东寮西馆各有朋。

山僧频见头亦白,为我载演牛车乘。

寒光淩乱入窗户,起视海月摩空升。

瑶宫银阙自万古,虽有晦蚀无亏增。

嫦娥悄立如有恨,欲斩桂树嗟谁能。

斋居元不碍酬咏,公诗险语何层层。

磨崖拟刻永昭颂,挽断千仞寒溪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归途再次韵

燎烓长烟升槱蒸,百官星拥桥山陵。

鸾车龙驭想戾止,玄云郁勃中天兴。

六飞南巡知近远,为感岁时还惕兢。

江淮民力惟国本,先皇子育多悯矜。

乌号空抱鼎湖月,血泪几与山泉凝。

翻思年少上陵日,隔城望山飞欲登。

来时不愁沙河涨,归路曾踏章村冰。

年华不留心独在,踞鞍十里已弗胜。

出山望城喜月上,骑火夹道如春灯。

化人楼殿锁寥寂,金碧斩新无与朋。

茫茫缘业谁为考,无乃劫运相凭乘。

再吟嘉赠拟赓属,一韵费酒几盈升。

我才白发梳渐短,君思川流来日增。

聊将岁月纪行役,敢与斤垩论工能。

尘途纷扰又三日,冈垄下上应千层。

明年再到知健否,归问老韩寻赤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敬亭见和山行有李杜齐能之句虽主押韵而亦非所当也因歌奉答拜写近怀

梧槚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

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

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

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

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

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

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

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破除寂寞赖公等,往往邮筒侵夜灯。

朝来雪篇更雄富,无复珠贝论升朋。

五湖烟艇未许上,灞桥驴子还堪乘。

已闻羔韭毕春祀,伫见柴燎中天升。

平安夜火报不绝,似有车骑来增增。

兰台执简公未老,长杨奏赋吾犹能。

扫妖灭怪止一笔,取青媲白应千层。

眼前却有两物恼,中山狡兔剡溪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