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犹连蜀道,人已作秦音。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寂寞,透露出一种时空变迁、人事沧桑的情感。首句“山犹连蜀道”,蜀指的是古代的巴蜀地区,即现在的四川一带,而“犹”字则表示依旧,连续之意,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蜿蜒曲折的山脉如同古蜀道路一般延伸。其意在表达时间流转,但自然景观依旧。
第二句“人已作秦音”,“人”字在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身或是泛指当地居民,"已"字表示一种完成的动作,“作”字则意味着模仿或变成,而“秦音”则是古代秦地的音乐与言语,这里用来形容边陲地区的语言风格。整句话意在表达诗人所处之地的人们,可能因为长期居住于此,或许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开始模仿或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在语言上。
这两句诗通过山川与人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变迁与空间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人在特定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适应性。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深远而复杂的,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认同。
不详
溪水清。溪水浑。溪上人家数亩园。垂杨深闭门。
青罗裙。白罗裙。采尽青蘩到白蘋。江南三月春。
水村月淡云低。为爱寒香晚吹。瘦马立多时。
是谁家、茅舍竹篱。三三两两芳蕤。未放琼铺雪堆。
只这一些儿。胜东风、千枝万枝。
凉月薄阴犹殢。红豆一枝秋思。
门外几重山,山外行人千里。归未。归未。
又是菊花天气。
君家仙馆带林塘,气象清新志趣长。
千里客来如海若,一楼诗静透文光。
门闾旌表芝兰贵,科第联芳桂籍香。
帝里词人多景慕,愿题诗句满修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