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天地间的时光和努力都未曾浪费,我将嗓音的旋律借给你,也借这丝带。
如今你像风停歇在晶莹的露珠上,应已忘记往昔污浊的岁月。

注释

天地工夫:指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遗:浪费。
君:你。
声调:嗓音的旋律。
緌:丝带,这里可能指的是诗歌中的象征物。
风栖露饱:形容清静、纯洁,如风停歇在饱满的露珠上。
滓浊:污浊,不清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蝉》。诗中“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叹,以及通过蝉蜕化成蝉鸣的过程来比喻音乐的和谐与高雅。蝉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被赋予了艺术创造中追求完美的声音意象。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现在蝉鸣声的描绘,来反思过去不如意的经历。蝉在风中栖息、露水中获得滋润,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与诗人过去可能遭遇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希望忘记过去的不快,珍惜现在的和谐之声。

整首诗通过蝉蜕化成蝉鸣这一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造、生活态度以及对待过去经历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镇海军所贡

檐前飞雪扇前尘,千里移添上苑春。

他日丁宁柿林院,莫宣恩泽与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杜甫集

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两无情。

忍交孙武重泉下,不见时人说用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凿石山僧院

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新榜

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

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