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红鹤有感

东风吹晓麦青青,柯山树头红鹤呜。

窗间梦断客叹息,忆我去年临汝城。

平池朱阁花如雪,岘山少室两奇绝。

岂知崎岖黄土岗,茅屋芦篱风雨折。

殷勤寄语望嵩楼,此身强健会重游。

陈迹再寻难料得,正如三到旧黄州。

形式: 古风

翻译

东风吹拂着黎明,田野里的麦苗一片青青,柯山顶上红鹤在鸣叫。
窗户边的梦被惊醒,旅人发出叹息,想起去年我在汝城的时光。
平静的池塘边,朱红色的楼阁像雪花般洁白,岘山和少室山景色无比奇特壮丽。
谁能想到,我如今身处崎岖的黄土岗,简陋的茅屋在风雨中摇曳。
我深情地向望嵩楼寄语,身体还算硬朗,将来定会再次游览。
过去的足迹想要追寻,却难以预料,就像我曾三次来到这旧黄州。

注释

东风:春风。
晓:黎明。
柯山:某座山。
红鹤:红色的鹤。
窗间:窗户旁边。
梦断:梦被惊醒。
客:旅人。
临汝城:汝城。
平池:平静的池塘。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花如雪:像雪一样白。
奇绝:奇特壮丽。
崎岖:山路不平。
黄土岗:黄土山坡。
茅屋:简陋的房屋。
芦篱:芦苇篱笆。
殷勤:深情。
寄语:寄言。
望嵩楼:望嵩楼(地名)。
重游:再次游览。
陈迹:过去的足迹。
料得:预料。
旧黄州:黄州(地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东风吹晓麦青青”展现了初春时节,东风送爽,麦苗郁郁葱葱,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柯山树头红鹤呜”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红色的鹤鸣声传遍柯山之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深远的意境。

“窗间梦断客叹息,忆我去年临汝城”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这里的“临汝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召唤,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游子之情。

“平池朱阁花如雪,岘山少室两奇绝”则描绘了一幅别致的山水画面。平池和朱阁都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园林景观,而“岘山少室”则表现了独特与隐逸的意境,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岂知崎岖黄土岗,茅屋芦篱风雨折”却转入了一种忧伤的情绪。崎岖不平的黄土岗,以及简陋的茅屋和容易在风雨中损坏的芦篱,都描绘了艰苦生活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

“殷勤寄语望嵩楼,此身强健会重游”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里的“嵩楼”是指古代名山嵩山,而“此身强健会重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坚定。

最后两句“陈迹再寻难料得,正如三到旧黄州”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追寻与回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循环、时光荏苒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闻苏先生除校书郎喜而为诗并招王子中

绩溪仙翁若秋鹤,有喙不向腥膻啄。

几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纷纷飞燕雀。

亲携杖拂呵禅祖,自伐松根出灵药。

世人真自为公忙,公宁有意人间乐。

嗣皇继明登俊彦,诏遣雠书天禄阁。

江山气象满收贮,倾倒归来开万橐。

咸韶无声嗟已久,野鼓羌弦自宫角。

当令鸾凤见文章,却遣丘陵仰山岳。

王郎萧萧好文笔,一世清名推卫乐。

岭头梅发始辞家,坐见长安秋叶落。

滞留穷县许过我,季心不负千金诺。

何为岁晚尚迟留,庭下寒篁还解箨。

我老栖栖亦何事,一官未足充藜藿。

读书把笔工无益,执板折腰心已怍。

顽疏一味难鞭警,妙道多生欲穿凿。

惟君所事与我同,他日相从郑君学。

形式: 古风

闻蛩有感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

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

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

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

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箸啼红裁远衣。

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

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

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形式: 古风

食杞

江皋春气足,佳杞蕃新苗。

老蘖饱霜露,馀滋发柯条。

青青被修冈,若若缘空壕。

僮归必盈筐,一杯劝尔劳。

神农不吾期,夸誉何忉忉。

坚筋及奔马,莹目察秋毫。

馀功补阳干,清利胜堇椒。

老臞天随翁,空斧无脂膏。

饭成资尔荐,长对颜家瓢。

形式: 古风

食荠糁

论斤上国何曾饱,旅食江城日至前。

常慕藜羹最清好,故应不糁愧吾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