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县雨望

信宿萧山县,初谙越地情。

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

小艇穿罾过,驯牛放鼻行。

望边添雨景,蓑笠饷春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萧山县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首句“信宿萧山县,初谙越地情”点明了地点与初次深入体验的感受,暗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探索之心。接着,“面容边海恶,土语过江生”两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萧山地区的地理环境与语言特色,边海之地的恶劣气候与过江后方言的变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地域风貌图。

“小艇穿罾过,驯牛放鼻行”则将镜头转向日常生活场景,小艇穿梭于渔网之间,驯养的牛群悠然自得地前行,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当地的农耕文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最后,“望边添雨景,蓑笠饷春耕”描绘了雨中的田园风光,农夫们身着蓑衣、头戴斗笠,忙碌于田间,为春耕做准备。这一幕既展现了农事的辛劳,也蕴含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萧山县的独特魅力,从自然景观到人文生活,从地理特征到地方风俗,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兴

一郡春风拂,游人画里行。

有情山抱郭,最便水穿城。

小艇家家到,鲜风处处生。

知章归隐后,千载鉴湖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可大师登蕺山绝顶眺望漫成

众峰飞舞到兹城,似与游人相送迎。

丘壑收来胸次有,烟霞放去眼前明。

墨池淡淡流残沈,蕺草荒荒袭旧名。

我与越山无一面,不知何故便情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后再登蕺山

东风全捲长空雨,无数峰岚向我开。

贺监湖光相接去,禹陵山色直飞来。

天披一幅云林画,人少当年范蠡才。

蕺草已无根可采,苍茫犹为越王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余游稽郡,可大师羁旅接待,感见乎诗,将入会稽山赋赠

江山越国秀,风雨客途伤。

地主知交外,香林道路旁。

浃辰情款款,一见话芒芒。

脱我双游屐,分师一口粮。

黑甜春睡足,白话夜茶长。

竹月苍苍过,花风冉冉香。

淳之游淡荡,慧远品矜庄。

身树空尘积,心泥制絮狂。

往还勤麈尾,颠倒发诗囊。

但未烧猪肉,何曾禁酒浆。

秦峰高突兀,镜水碧汪洋。

此是胸丘壑,孤筇任我翔。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