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岩

万窟藏云造化宽,仙源路在小江干。

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

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人周裕以“啸岩”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壮美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万窟藏云造化宽”,开篇即以“万窟”形容山峦的广阔与复杂,云雾缭绕,展现出大自然的博大与神秘。“造化宽”则表达了自然界赋予万物生长的空间之广,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接着,“仙源路在小江干”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似乎在探寻通往仙境的道路,小江干处,或许就是通往神秘世界的一扇门,激发了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三冬洞府幽栖暖,九夏星槎稳泛寒”两句,对比鲜明,分别描绘了冬日洞府的温暖与夏日星空下的平静。冬日的洞府,是避寒的佳所,温暖而宁静;夏日的星空,则是泛舟湖面,感受清凉与宁静的绝佳时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四季变换之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内心的平和。

“飞雁忽经天柱过,蛰龙犹向石田蟠”描绘了动态与静态的结合,飞雁的自由翱翔与蛰龙的沉睡静观,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宇宙的和谐秩序。

最后,“揭名为报红尘客,尽把兹岩取次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自然之美传达给世人,让忙碌于红尘中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周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村

千山环拱号烟村,名曰烟村却不村。

路入清湘徒旅众,坐看扰扰到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游虎邱

选胜得朋俦,萦纡信小舟。

旧游浑是梦,衰鬓独知秋。

爽气侵残暑,名言破积愁。

醉归有明月,莫咏大刀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白鹭

其外殊洁白,俯风临清流。

其中乃贪秽,尽日鱼虾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何尝释书禁,新学破盲聋。

形式: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