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逋仙只住西湖上,靖节终身栗里中。
千古修名垂宇宙,何曾南北与西东。
此诗《读靖节和靖诗偶成寄仲退》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通过对陶渊明(靖节)与林逋(逋仙)两位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逋仙只住西湖上”,以“逋仙”指代林逋,点明了林逋隐居于西湖之上的生活状态,西湖的美景与林逋的高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次句“靖节终身栗里中”,转而提及陶渊明,他的一生都在栗里度过,栗里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象征着陶渊明心灵的归宿,以及他追求的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千古修名垂宇宙”,是对两位隐士千古留名的赞誉,他们的名字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宇宙间流传,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传颂的对象,体现了他们高尚人格与文学成就的永恒价值。
最后,“何曾南北与西东”,强调了两位隐士无论身处何方,其精神与影响都是跨越地域的,他们的思想与作品如同清风一般,不受时空限制地传播开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隐士的生活与成就,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的敬佩之情。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戎压尘沙汗血劳,君如孤鹤立危梢。
何时过我长松下,共候风炉涌雪涛。
世间万事匪人为,消长神机祗自知。
饮酒不求千日醉,读书空悔十年迟。
我看黄花意甚长,纷纷萧艾不能荒。
无论楚晋韩家事,万古秋风只自芳。
饭牛夙志老方酬,看似沩山水牯牛。
水草寻常自调伏,鼻端不用拽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