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墨淡淡,烟雨濛濛。溪抱前山,人倚孤篷。
我怀季鹰,感慨秋风。身羁洛下,兴寄吴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雨图景,以淡墨与烟雨烘托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水墨淡淡,烟雨濛濛",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画面的朦胧美,仿佛让读者置身于水墨画中。溪流潺潺,环绕着前方的山峦,诗人独自倚靠在孤篷之中,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闲适。
诗人借季鹰之典故,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季鹰是晋代名士张翰,他因厌倦官场,曾辞官归乡,"我怀季鹰"四字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羁绊的感慨。"身羁洛下,兴寄吴淞",诗人身处洛阳,心却驰骋在江海之间,寄托了他对吴淞江畔的想象与憧憬,表达了对远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中的无奈,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意境。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楚山无人,群戏树颠。或据大石,如君长然。
空山暮雨,枯木晓霜。此处闻声,若为断肠。
此纸无脂粉气,之子有山水淫。
当时以意摸写,今我以目登临。
试问沧洲渔叟,长松山崦谁家。
终日拿舟不语,江风吹老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