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角里先生读道经,终年习静旧岩扃。
天浮空翠水陂绿,门对寒光风嶂青。
蓬户独留求仲径,野人多识子云亭。
筦山萝薜遥相忆,春雨濛濛摇洞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中的角里先生,他沉浸在研读道经的宁静生活中,常年居住在古老的岩室之中。周围的环境清幽雅致,天空倒映着翠绿的池水,门外则是青色山峰投下的寒光,映衬着清风。他的居所简朴,蓬草为户,一条通向仲径的小路引人探寻,而附近的子云亭则见证了他与世无争的淡泊生活。诗人想象自己与友人李寄亭虽相隔遥远,但都身处山林之间,春雨蒙蒙时,彼此的心意仿佛随着山间藤蔓摇曳,连通了洞庭湖的广阔。整首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不详
羁人怀乡土,关塞千里违。
及兹见家门,尚疑魂梦归。
儿女出门迎,言笑牵我衣。
我行岂不久,再及霜雪飞。
入室叙悲欢,盘餐慰我饥。
恐伤行客心,有泪不敢挥。
极知艰虞意,默视瘠与肥。
皎皎明月光,夜深鉴我帏。
昔出有完裾,今还失所依。
凄然顾庭户,岁晏无春晖。
慈山习先隐,游钓安可忘。
门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
腰斧想所历,苍苔仍石床。
西风吹蟠木,恻怛中情伤。
孤生易为感,此心焉得将。
仰视日月驰,天高恨茫茫。
闾门久寂寞,墓地空荒凉。
骨肉况多乖,生死各一方。
徘徊念故土,涕湿尘沙黄。
平生峥嵘志,垂老对家乡。
西风吹雁渡江关,高阁梧桐露叶殷。
为客独看秋尽月,还家多上梦中山。
南浮路接苍梧外,北望云迷紫极间。
献赋十年犹未遇,陆离长剑土花斑。
归梦经行处,扁舟浩渺间。
危樯过鸟疾,秋水近人间。
野树时藏寺,晴云不在山。
到家应后雁,枫叶想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