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

陋巷遭蹂躏,奔走何处所。

怅然残夜月,旷野独容与。

濛濛烟树间,晓露滴如雨。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人们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首句“陋巷遭蹂躏”直接点明了背景——战乱使得原本简陋的居所也遭受了破坏和践踏。接着,“奔走何处所”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无所适从和四处逃亡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怅然残夜月,旷野独容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之夜的凄凉景象。残月映照着旷野,夜色深沉,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孤独的人影在荒野中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们带来孤独和无助感的深切同情。

“濛濛烟树间,晓露滴如雨。”最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具体的场景之中。烟雾缭绕的树林间,清晨的露珠如同细雨般洒落,既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也暗示了战后重建的艰难和希望的微弱。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困境中人们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白云

长江数千里,赪尾鱼久苦。

白云虽在山,无由作霖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古歌三首(其一)

男儿堕地来,衣食即难舍。

用是少而老,汲汲无閒者。

君子非瓠瓜,义尚利自下。

仁义非鸩毒,奈何饱者寡。

利傍实倚刀,奈何日苟且。

一心为口腹,营营作犬马。

夷尹清则同,怀古心自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古歌三首(其二)

平生过未寡,强半坐此口。

多言为患害,人已病两受。

遂令喉舌閒,乃为过渊薮。

细思一口中,重重相固守。

喉舌与唇齿,城府积良厚。

奈何愚不知,逢人轻可否。

颐慎同括囊,庶随吉人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古歌三首(其三)

举世崇势利,道义渺无存。

人苟无所求,罗可张其门。

所求苟有应,冰山泰华尊。

手既能上下,势自异寒温。

天公应一笑,皆是吾儿孙。

胡为崇势利,各自有怨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