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庵

迟回不忍去,复作抱衾留。

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

劳生那有此,渐老欲相投。

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迟迟不愿离开,又抱紧被子停留。
云层中时断时续的雨声,树木梢头传来秋意的萧瑟。
忙碌的生活哪有这样的闲暇,随着年岁增长,我更想投身其中。
最喜欢的是傍晚时分,山峦间钟声悠扬,四处都弥漫着宁静。

注释

迟回:犹豫不决。
去:离开。
抱衾:抱着被子。
断续:时断时续。
云间雨:云中的雨。
萧骚: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劳生:忙碌的生活。
渐老:渐渐变老。
相投:投向,融入。
千山暮:傍晚的群山。
钟鸣:钟声响起。
幽:幽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离开灵源庵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迟回不忍去"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去的犹豫和深情,"复作抱衾留"则通过抱住被子的动作进一步强调留恋之意。接下来,"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运用了自然景象,以雨滴声和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对庵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劳生那有此"一句,诗人感慨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很难再找到这样宁静与惬意的时刻,流露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渐老欲相投"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愈发渴望回归这样的环境,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以傍晚时分的千山暮景和远处寺庙的钟声,收束全诗,展现出诗人对庵中暮色和宁静夜晚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灵源庵的深深情感,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

龚茂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迁居城关义井街和美巷。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初授南安县主簿、邵武司法。又调泉州观察推官。以廉勤称,赈济灾民,为民称颂。宋淳熙元年(1174)拜参知政事,叶衡罢相,茂良以首参代行宰相职。因其主抗金,对劾奸赈灾尤力。与蔡襄、陈俊卿、方信孺称为“莆田四贤”

  • 字:实之
  • 籍贯:莆田龚屯
  • 生卒年:1121-1178

相关古诗词

幽化院

昼寝招提最上头,饥禽亡赖故喧啾。

岭云西去欲成暮,山雨北来浑似秋。

婉娩如今真是梦,经从似旧绝堪愁。

昔年陈迹鸡窗下,日落钟鸣山更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韩干马

奚官小臣职奚为,马饥则秣渴饮之。

龙媒八尺千里姿,雪花被身云陆离。

洼之异种来天池,乘舆重惜閒驱驰。

河清海晏无盘嬉,壮士老死不得骑。

御柳春深白日迟,寒甃净汲冰花漪。

目光注电吻沫脂,振迅欲掣青络丝。

奚官小臣谨厥司,犹恐若后呵谴施。

不必前身作马通马语,人心物性在善推。

呜呼奚官小臣身贱卑,马不如人愚亦知。

奈何为人牧,重爵厚禄不恤民渴饥。

■刮膏血剔肉肌,坐令沟壑转老羸。

今之龚黄卓鲁谁,云林丛社时所师,为出马图陈诗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闲咏

年踰八帙雪蒙头,时对亲朋话旧游。

万事无心闲日月,一杯有味小公侯。

痴儿粗尔逃讥议,家训从来戒刻掊。

世道渐艰宜勇退,为吾及早理松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学诗(其二)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

会意即超声律界,不须鍊石补青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