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山秃木两株长,屈干樛枝半欲僵。
下有敷荣三五树,自缘低处少风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荒凉的山中景象。"空山秃木两株长",寥寥数语勾勒出山的空旷和树木的稀疏,显示出一种孤寂之感。"屈干樛枝半欲僵",通过描绘树木弯曲的枝干和似乎即将枯萎的状态,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环境的严酷。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带来一丝生机:"下有敷荣三五树,自缘低处少风霜。"在那几株低矮的树下,虽然生长条件较为艰苦,但它们依然繁茂,因为地处较低,较少遭受风霜的侵袭。这不仅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也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生命在逆境中求生存的主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蓝仁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理。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雨过春山草木稠,悬崖千尺挂飞流。
幽人倚杖遥观处,似在庐山五老游。
绿树垂帷石作台,龙唇拂拭自徘徊。
黄埃赤石人间世,正想南风解愠来。
晴空万里片云收,山木萧萧虎豹秋。
对酒愿留天上月,清光长照少年头。
旭日初升雪满山,水边林外觅花看。
南枝先得阳和信,竹杖芒鞋不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