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情诗

杨柳叶纤纤,佳人懒织缣。

正衣还向镜,迎春试卷帘。

摘梅多绕树,觅燕好窥檐。

只言逐花草,计较应非嫌。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鉴赏

这首《春闺情诗》描绘了南朝时期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场景。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对春天的敏感与喜爱,以及她日常生活的温馨与闲适。

“杨柳叶纤纤”,开篇即以杨柳的细叶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柔美,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活力。“佳人懒织缣”,接着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或许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慵懒,不愿从事繁重的劳作,反映出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状态和生活态度。“正衣还向镜”,进一步展示了女子整理妆容、打扮自己的过程,体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形象的重视。“迎春试卷帘”,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在春天到来时打开窗帘的动作,既表达了她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期待,也象征着她内心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接纳。

“摘梅多绕树,觅燕好窥檐”,这两句通过女子采摘梅花、寻找燕子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她对自然界的亲近和观察力,也隐含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惜。“只言逐花草,计较应非嫌”,最后两句则以女子对花草的追逐和对生活的态度为喻,表达了她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春闺情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南朝女子的形象,展现了她对春天的敏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又三韵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

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形式: 古风

咏美人看画诗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

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

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

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人弃

昔时娇玉步,含羞花烛边。

岂言心爱断,衔啼私自怜。

常见欢成怨,非关丑易妍。

独鹄罢中路,孤鸾死镜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美人晨妆诗

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

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

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试将持出众,定得可怜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