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岳正的《李录事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李录事深深的悼念之情。首句“不到龙门定几时”,暗示了对李录事未能实现更高仕途的遗憾,龙门比喻仕途的高峰。次句“伤心宁忍赋哀辞”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不愿轻易写下哀悼之词。
第三句“一官老去方蒙调”,揭示了李录事晚年才得到调任的机会,但已年迈力衰,令人感慨。第四句“多病年来竟莫支”进一步强调了李录事身体状况的不佳,疾病缠身,无法支撑。
第五、六句“岂为荆山无玉献,只应沧海有珠遗”,以荆山和沧海的典故,寓意李录事虽然未能充分展现才华,但他的价值如同深藏未露的珍宝,仍然值得怀念。
最后两句“仪型尚觉风流在,独坐空斋有所思”,赞美了李录事的风度和才情虽已不在人世,但其精神风貌犹在,诗人独自静坐空斋,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李录事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