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黄泽望《缩斋集》的题跋,通过深沉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黄泽望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首联“竹浦悲风暗,藤龛落日残”,以竹浦的悲风和藤龛的落日残影,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预示着黄泽望生平的坎坷与艰难。
颔联“一腔犹血热,万古总神寒”,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扬黄泽望内心的热情与执着,另一方面也暗示其精神的永恒与超脱,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气度。
颈联“人近伯夷隘,诗非东野酸”,将黄泽望与古代两位著名人物伯夷和孟郊(字东野)进行比较,既肯定了黄泽望在人格上的高洁与独立,又赞扬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避免了过于酸涩或狭隘的倾向。
尾联“可怜精术恨,莫作劫灰看”,表达了对黄泽望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仅从表面看待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沉浮。
接下来的四句“木杪屋颠里,心知谅有谁”,进一步深化了对黄泽望内心世界的探索,暗示他在高处孤独地思考,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声。
“鼠翻蠹蚀后,物色更堪悲”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黄泽望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引发读者对人性、道德以及历史变迁的深思。
“莫悼天年天,长教诗卷垂”一句,表达了对黄泽望生命虽短,但其作品将永远流传的信念,体现了对文学价值的尊重和对先贤精神的传承。
最后,“三黄真鼎足,未许里儿窥”以“三黄”比喻黄泽望与古代两位杰出人物并列,强调其地位之高,同时警告后人不要轻易窥探或低估其成就。
“国运方衰日,家传极盛年”描绘了黄泽望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家庭背景,反映了他面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家族兴盛的复杂心境。
“阖门真克世,复手莫回天”表达了对黄泽望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社会变革无能为力的感慨。
“病草还歌凤,吟成定化鹃”通过“病草”与“歌凤”、“吟成”与“化鹃”的对比,展现了黄泽望即使在病痛中仍能创作出优美诗篇的坚韧与乐观。
“蓬莱清浅后,幸得发遗编”以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象征黄泽望的作品,表达了对其作品价值的肯定和对后人能够阅读其遗作的欣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黄泽望及其作品的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品格与艺术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生、文学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