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蹈元看竹了轩因用去年方字韵作此

淇澳渭川那复梦,而今天遣出南方。

要观大节须霜雪,莫说此君无肺肠。

照水形容殊不恶,临风言语一何长。

山僧岂识留连意,千里故人逢异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淇澳渭川的梦境已不再有,如今上天安排我来到这南方。
要看一个人的节操,必须经历风霜雨雪的考验,别说我这株竹子没有情感。
它映照水面的姿态多么美好,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又多么悠长。
山中的僧人怎会理解我流连忘返的心意,我在这里意外地遇见了千里之外的老朋友。

注释

淇澳:古代地名,淇水和澳水的合称,象征着故乡或远方。
渭川:古代河流名,渭河,这里代指北方。
大节:高尚的节操,品德。
肺肠:比喻人的感情或心肠,这里暗指竹子也有情感。
临风:面对着风。
山僧:山中的僧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留连:舍不得离开,流连忘返。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首句“淇澳渭川那复梦”以梦境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而今天遣出南方”则转换了环境,从北方转向南方,或许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上的转变。

接着,“要观大节须霜雪,莫说此君无肺肠”两句中,以霜雪比喻坚贞不屈的大节,表明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信任。这里的“肺肠”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强调了诗人对这位朋友深刻理解。

“照水形容殊不恶,临风言语一何长”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其中“照水形容”可能是指水边人物的倒影,或是借此形容某种静谧之美。紧接着,“临风言语一何长”则捕捉了诗人在风中轻声细语的情景,传达了一种悠远和深沉的情感。

最后两句“山僧岂识留连意,千里故人逢异乡”中,“山僧”通常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僧,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清高与孤独。而“岂识留连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末句“千里故人逢异乡”则描绘了一种相遇的情境,即便在遥远异乡,也能偶然遇见旧日知己,传递出一种生命中难得的缘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醉日怀故山

一室真容膝,何人客子猷。

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

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

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老兵种菊以诗谢之

蔬畦雨径策勋时,徙种邻墙菊两枝。

九日无人过朱放,十分举酒酌王尼。

花裁栗玉秋风健,香近龙涎晓梦知。

负口不应还负眼,长镵烦尔镇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谷雨

大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