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馀眼底纷纷,总道见月忘指。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智愚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华亭满船犹不足"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使在华亭这样富饶的地方,满船的财富依然不能满足某些人的欲望。"南泉骤步蹈不著"则借南泉和尚的故事,暗示了追求物质或世俗成就往往难以触及真正的内心平静。
"自馀眼底纷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眼中世界的纷扰和复杂,人们忙于追逐,却容易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总道见月忘指"借用寻找月亮时忘记手指的比喻,寓意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过于专注于目标本身而忽略了过程和方法,就像看月亮时只看到月光,忘记了是手指引导视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揭示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盲目性以及心灵宁静的重要性,具有禅宗般超脱与智慧的韵味。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
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
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
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
净瓶里澡洗,古梼下修身。
彼此寸长尺短,何妨忝为切邻。
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杜鹃啼断月如昼,不似寻常空过春。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
有人见得云门,善为我辞。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祖师只认得个相似底,何异楚人以鸡为凤。
我者里任你三头六臂,尽其来机,也无你凑泊处。
惯将三尺喙,骂倒五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