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先寄舍弟

壮志苦难酬,孤怀厌薄游。

看书惊母病,伏枕泪先流。

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

因风寄鸿雁,一为解亲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将归先寄舍弟》,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壮志苦难酬”,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雄心壮志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暗示了他可能在仕途或理想追求上遭遇了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接着,“孤怀厌薄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他或许在旅途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内心愈发渴望归家的温暖。

“看书惊母病”,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的深深挂念,尤其是对母亲的担忧。在阅读书籍时,他突然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这份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感到震惊和心痛,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强烈意识和对亲人深切的关爱。

“伏枕泪先流”,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得知母亲病情后的反应,泪水未待消息完全传达就已先行落下,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悲痛和无助。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让人感受到亲情之重。

接下来,“即日须陈疏,清秋定买舟”,表明诗人决定尽快采取行动,可能是向朝廷或上级汇报工作,或是安排回家的行程。这里既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责任感,也暗含着对早日与家人团聚的期待。

“因风寄鸿雁,一为解亲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信使(鸿雁)传递信息,以减轻家人对自己的担忧。这不仅是对家人的关怀,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对母亲的深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取向。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山海关梦为梁甫吟

重关对摇落,孤馆罢登临。

海日青宵出,山云紫塞深。

马思千里道,梦识百年心。

未遂南阳卧,空为梁甫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意

见说西征急,征夫行路难。

初闻度辽海,复道返长安。

传箭几时歇,寄书何处看。

秋宵散银烛,独照锦衾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舟中睡起怀刘山人

夙有山中约,兹行意若何。

江村到处好,风雨暮来多。

画舸星宵入,文帏客曙过。

因君动幽思,清梦绕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夜

镇日孤舟卧,清宵坐看山。

呼童听落叶,对月问离颜。

楼阁行将近,帆樯去不还。

愁心与秋水,一夜到乡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