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三首(其二)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黄色的帘幕挡住了飞舞的苍蝇,午后的阳光照在窗前,我还没有睡意。
枕头舒适,像是用紫色石头雕刻的海鱼,扇子上绘有青色丝绸的山雪图。
走廊上的阴影随着太阳移动,雕栏旁的树木也随之一变,坐着感觉凉风吹过,像玉碗中的冰块。
书桌上堆满了书籍,积满了灰尘和虫蛀,看来我确实过于懒散,连炎热的夏天都懒得打理。

注释

黄帘:形容颜色鲜艳的帘子。
翠幕:绿色的帷幕。
飞蝇:飞舞的苍蝇。
午影:中午的阳光影子。
海鱼镌紫石:比喻枕头的形状或材质,像雕刻的海鱼,用紫色石头制成。
扇凉:用扇子扇风以求凉爽。
山雪画青缯:扇面上画有青色绸缎般的山雪图案。
廊阴:走廊上的阴凉处。
雕栏:装饰华丽的栏杆。
玉碗冰:形容清凉如玉碗中的冰。
诗书:泛指书籍。
尘蠹:灰尘和虫蛀。
疏懒:懒散,不勤快。
炎蒸:炎热的夏季。

鉴赏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黄色的窗帘和绿色的门幕阻隔了外面的烦扰,只有偶尔飞过的蝇虫打破这份寂静。而室内主人还沉浸在午后梦中,午后的阳光洒在轩堂上,温暖而又慵懒。

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夏日的清凉和诗人的雅致生活。枕头下的“海鱼”可能是海水洗练过的精美玉枕,而“紫石”则是一种珍贵的装饰;“扇凉山雪画青缯”中的“山雪”指的是清爽如同山中初冬雪花般的风,通过“画青缯”来形容其清凉和雅致。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这两句则是对室外环境的描写。夏日的阳光照射在雕刻精美的窗棂上,形成一片片阴影,而诗人坐在这里感受着清凉的微风,这股风吹拂过玉制的碗中水,使其变得冰凉。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逃避和对知识学习的不舍。诗人的案头堆积着诗书,而这些书籍上已经积累了厚厚的灰尘。诗人因为嫌弃夏日的炎热,所以选择在室内懒散地翻阅这些书籍,以此来逃避外界的酷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凉、宁静和雅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学习的热爱,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拚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杂兴四首(其四)

蔬圃茅斋三亩馀,溪光山影动浮虚。

病妻老去惟寻药,稚子年来解爱书。

中散无堪心放荡,冯唐已老兴萧疏。

全真养素安吾分,敢谓轩裳不我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夏日杂兴四首(其三)

墙下溪流清且长,夹溪乔木雨苍苍。

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

蜗壳已枯黏粉壁,燕泥时落污书床。

南山野客閒相过,赠我能携药满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夏日杂兴四首(其二)

无地从容解郁陶,寄怀林野散尘劳。

含风槐柳参天合,足雨桑麻映露高。

五斗得官迷簿领,一廛何处斸蓬蒿。

致身富贵须年少,顾我衰迟已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