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兴四首(其二)

无地从容解郁陶,寄怀林野散尘劳。

含风槐柳参天合,足雨桑麻映露高。

五斗得官迷簿领,一廛何处斸蓬蒿。

致身富贵须年少,顾我衰迟已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无法在尘世中轻松排解忧郁,寄托情怀于山林田野以消解疲劳。
槐柳随风摇曳,与天空相接,雨后桑麻繁茂,映衬着露珠更显高洁。
为五斗米而做官,深陷文书琐事中,不知何处能锄草种蓬蒿。
想要追求富贵,年纪轻轻最为合适,但看我这衰弱迟暮,已是满头白发。

注释

无地:无法。
从容:轻松。
郁陶:忧郁。
寄怀:寄托情怀。
林野:山林田野。
散尘劳:消解疲劳。
含风:随风摇曳。
槐柳:槐树和柳树。
参天合:与天空相接。
足雨:雨量充足。
桑麻:桑树和麻。
映露高:映衬露珠高洁。
五斗得官:为五斗米而做官。
簿领:文书琐事。
何处:何处能。
斸蓬蒿:锄草种蓬蒿。
致身:追求。
富贵:富贵生活。
须年少:最适宜年轻时。
顾我:看我。
衰迟:衰弱迟暮。
二毛:满头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属于豪放逸畅之风格。开篇“无地从容解郁陶,寄怀林野散尘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将内心的忧虑与大自然融合,寻求一种精神上的释放和安宁。

接下来的“含风槐柳参天合,足雨桑麻映露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其中槐柳随风舞动,与天相合,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桑麻在足够的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映射着露珠闪烁的光泽,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夏日的丰富生命力,也间接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深刻感受和热爱。

“五斗得官迷簿领,一廛何处斸蓬蒿”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一种无奈与迷茫。五斗米能致一官,指的是古代通过考试取得官职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被世俗所蒙蔽,难以辨清真伪。一廛即是一间简单的小屋,斸蓬蒿则是比喻寻找生活的困顿与艰辛。

最后,“致身富贵须年少,顾我衰迟已二毛”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年轻时若能 致力于追求富贵,然而现在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岁月匆匆,功名利禄似乎也已不再重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杂兴四首(其一)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李少卿

几年林下远埃尘,儒雅风流谁与邻。

笔尾病来犹壮健,诗情老去更清新。

幽斋昔日琴书换,新冢东风草木春。

怀想只疑高兴在,一吟遗句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黄几道

异政颍川凤,遗风叔度陂。

闻哀苦朋友,归葬束书诗。

百岁乡人社,他年故吏碑。

知公万金产,故在阿戎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效白体二首(其二)

州贫须惜尊罍费,俗陋兼无妓乐名。

幸有蒲团供燕坐,不妨藜杖助閒行。

看炊香稻供斋饭,自采寒蔬试野羹。

身外无营内无事,近来心气尽和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