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寄慰仲木乱后亡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以及对乱世中生活的感慨。
首句“相思经岁久离居”,直接点出诗人与友人长期分离,相思之情经年累月,突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咫尺山城万里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虽然空间距离近在咫尺,但因战乱阻隔,实际相距甚远的境况。
“虎尾自惊逢柳□,鱼肠犹在耻专诸”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来寄托情感。虎尾之喻危险,柳□可能暗示友人处境险恶;鱼肠典故源自专诸刺吴王之事,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安全的担忧。这两句寓含着对友人安危的忧虑和对乱世的批判。
“小人有母宁言死,身隐无文莫著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道德观念,认为在亲人尚在的情况下,不应轻易言及生死,同时劝诫友人在乱世中应低调行事,不宜轻易著书立说,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陇上耕夫方叹息,未应憔悴老三闾”以农夫的叹息和对友人健康的担忧收束全诗,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连普通百姓都生活艰辛,更不用提像友人这样的士人了。诗人希望友人能保持坚韧,不必过于憔悴,等待时局好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乱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