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慰仲木乱后亡恙

相思经岁久离居,咫尺山城万里馀。

虎尾自惊逢柳□,鱼肠犹在耻专诸。

小人有母宁言死,身隐无文莫著书。

陇上耕夫方叹息,未应憔悴老三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寄慰仲木乱后亡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以及对乱世中生活的感慨。

首句“相思经岁久离居”,直接点出诗人与友人长期分离,相思之情经年累月,突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咫尺山城万里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虽然空间距离近在咫尺,但因战乱阻隔,实际相距甚远的境况。

“虎尾自惊逢柳□,鱼肠犹在耻专诸”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来寄托情感。虎尾之喻危险,柳□可能暗示友人处境险恶;鱼肠典故源自专诸刺吴王之事,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安全的担忧。这两句寓含着对友人安危的忧虑和对乱世的批判。

“小人有母宁言死,身隐无文莫著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道德观念,认为在亲人尚在的情况下,不应轻易言及生死,同时劝诫友人在乱世中应低调行事,不宜轻易著书立说,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陇上耕夫方叹息,未应憔悴老三闾”以农夫的叹息和对友人健康的担忧收束全诗,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连普通百姓都生活艰辛,更不用提像友人这样的士人了。诗人希望友人能保持坚韧,不必过于憔悴,等待时局好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乱世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萧山望海楼

危楼延野势,荒树矗孤村。

大壑奔雷雨,群山赴海门。

帽檐云气逼,天角大江浑。

眉睫分吴越,长流届水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归思

閒阶露白草离离,空馆萧条有所思。

红烛夜残归梦后,黄花人瘦倚楼时。

山城乱杵催寒早,官阁疏钟到枕迟。

孤客独眠听不得,梧桐叶上自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城步月

秋月照平畦,流光皎如霰。

遥眺东城上,一望成白练。

木叶时始脱,百步人影见。

绕沚共遨游,行行过僧院。

僧院户已扃,寂寂行人断。

篱犬吠如豹,复与疏钟间。

言咏未欲归,枝头露巳泫。

形式: 古风

读吴梅村宫詹萧史青门引感而有作(其一)

尚有王孙泪,凄凉泣路隅。

吹箫朱户冷,换酒宝衣无。

都尉门前草,平阳第里乌。

重来逢白发,面熟旧宫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