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任道

长河之流几万里,骇若泻自天上来。

奔湍冲山拔地走,直有到海无邪回。

人之所观乃流沬,犹以激射忧天摧。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古来走死万万脚,竟莫识自何来哉。

我疑鸿荒混沌日,冲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摇头巨灵走,避不敢道曾疏开。

锄耰之成乃畎浍,欲计议此诚可咍。

长帆大舰不敢绝,尚恐飘去无垠涯。

愚儿脚惯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河之流几万里,骇若泻自天上来。
奔湍冲山拔地走,直有到海无邪回。
人之所观乃流沬,犹以激射忧天摧。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古来走死万万脚,竟莫识自何来哉。
我疑鸿荒混沌日,冲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摇头巨灵走,避不敢道曾疏开。
锄耰之成乃畎浍,欲计议此诚可咍。
长帆大舰不敢绝,尚恐飘去无垠涯。
愚儿脚惯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

注释

长河:指长江或黄河等大河。
骇若:形容水流之急,令人惊讶。
万万脚:极言数量众多。
鸿荒:古代神话中的远古时代。
元胎:指天地初开时的状态。
夸娥:神话中的大力神。
畎浍:田间的小沟渠。
可咍:嘲笑、戏谑之意。
潢潦:积水、沼泽。
溯洄:逆流而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长河风景,其流长达几万里,宛如天降。诗中的水势汹涌,以至于能冲破山地,直奔大海而不回头。诗人通过这种自然力的展现,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敬畏之情。

诗中“人之所观乃流沬,犹以激射忧天摧”一句,显示了人们面对这股巨大力量时的无力感,即便是观察其表面的波涛,也感到其内在的力量足以冲击天际。这种力量如同烈火烧遍千重山岭,给人以深刻印象。

“古来走死万万脚,竟莫识自何来哉”一句,则透露出历史长河中无数生命被这股力量吞没,而其源头却难以捉摸。诗人由此生发出对宇宙初开时混沌状态的好奇和想象。

“夸娥摇头巨灵走,避不敢道曾疏开”一句,通过夸娥(神话中的巨兽)和巨灵的形象,强化了这股力量的非凡和不可抗拒。诗人表达了即便是神灵也无法阻挡这股力量的想法。

“锄耰之成乃畎浍,欲计议此诚可咍”一句,则转向了人类对于这自然力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思考和赞叹。

最后,“长帆大舰不敢绝,尚恐飘去无垠涯。愚儿脚惯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身份(“愚儿”)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股力量的敬畏之心,即便是习惯于波涛的自己,也不敢轻易逆行这股巨流。

整首诗通过对长河奔腾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界不可抗拒力量的崇拜和探究,同时也透露出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谦逊。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赠慎东美伯筠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倒踏青云归。

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誇和。

雷公诉帝喘似吹,盛恐声名塞天破。

文章喜以怪自娱,不肯裁缩要有馀。

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

人传书椠莫对当,破卵惊出鸾凤翔。

间或老笔不肯屈,铁索縳急蛟龙僵。

少年倚气狂不羁,虎胁插翼赤日飞。

欲将独立跨万世,笑诮李白为痴儿。

四天无壁财可家,醉胆愤痒遣酒拿。

欲偷北斗酌竭海,力拔太华鏖鲸牙。

世儒口软声如蝇,好于壮士为忌憎。

我独久仰愿得见,浩歌不敢儿女声。

形式: 古风

霜风

霜风裂寒窗,馀响到我床。

闻鼠有啮声,不省何物伤。

儿呼须我起,顾无灯烛光。

伏枕置所念,去梦通扶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夕日操(其一)

煜煜夕日,逝何忽兮。有辉而星,尔留曷其。

我视而冥,我适不行。我尽日乃倾,独何求于尔星。

形式: 琴操

夕日操(其三)

绎绎道周,伊谁之园。夙不筑自垣,今安以樊。

人各有心,亦不思旃。

形式: 琴操